第25頁 (第1/2頁)
浮白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謝必安婉言謝過,就和範無救走出車站,並沒有要乘車遊玩的意思。他們來這兒的首要目的,是找到自己當年的家。
一出車站,他們看見路旁高樓大廈林立,街上車輛奔流不息,已經完完全全現代化。名為時代的巨獸吞噬掉過去的一切,看不出半點舊日的殘影。
範無救感嘆道:「以前這兒到處都是土樓,現在都是鋼筋混凝土了。」
土樓是閩省傳統民居,與京市四合院、陝省窯洞、桂省幹闌式、滇省一顆印並稱華夏五大特色民居。華夏地大物博,各地建築風格鮮明。範無救記得兒時村落便是由大大小小數十座環形土樓組成,每座樓可住幾十戶人家,共用一口水井。晴天婦女們在水井邊搗衣,搗完在樓上晾曬衣裳,孩童在天井嬉戲,十足的煙火味兒。雨天看屋簷雨簾密密,聽雨聲瀝瀝,意境並不遜於青磚黛瓦煙雨濛濛的江南古城。逢年過節,家家戶戶掛起紅燈籠,樓中燈火通明,分外熱鬧。他還會去謝必安家裡串門,分得一塊白糖糕。
而今都是過眼煙雲,空成追憶。
一名路人聽了他的感慨,熱心道:「二位是來旅遊的?想看土樓可以去看南靖土樓,現在還保留著呢。不過那地方在漳州,離這兒挺遠,建議你們還是先把廈門玩完了再去。」
謝必安頷首表示感謝,熱心路人擺擺手就走了。
他們也沒有去看土樓的想法。這建築現在看來,是古時傳統民居,是世界文化遺產,是著名旅遊景點,可對他們而言,並沒有那麼多光環,用一個字便能概括。
那只是他們的家。
這裡是熟悉的故土,又是陌生的城市。走在繁華的市區街頭,兩仙意識到,靠他們是找不到當年竹葉村舊址所在的,求助任何一位導遊都沒用。
好在神仙辦事,也不會用尋常人的法子。
他們尋了處偏僻的小巷,直接把這兒的土地神召喚出來。
身材矮小、花白鬍子的小老頭拄著柺杖,從地裡爬出來,彎身作揖:「不知二位無常仙大駕光臨,有失遠迎,失敬失敬。小老兒真是畢生有幸,竟能在任職期間見到七爺八爺前來做客。」
全國各地有數不清的土地公土地婆。土地神乃地仙,每過五百年換一任,他外表看著年長,實則資歷還沒黑白無常深,這會兒見了他們自然激動。
「不算遠客,只是回家。」謝必安道。
土地神捋著鬍子,顫巍巍道:「七爺八爺竟是此地之人?不勝榮幸,不勝榮幸。」
「土地,你還記得竹葉村在哪兒麼?」範無救直接切入正題。
「竹葉村?讓小老兒想想,這年紀一大……」土地神本想說年紀大了記性不好,又想到眼前二位年齡可是他翻倍,趕緊打住,「哦,想起來了!竹葉村三百年前改過一次名,我還記得位置是在西南方,七爺八爺請隨我來。」
謝必安與範無救相視一眼,跟了上去。
_
當年的土樓早已不復存在,取代而之的是一排排平頂民宅。昔日練劍的竹林不見,道路兩旁栽著一棵棵高大的松柏,穿背心的老頭搖著蒲扇在樹下納涼。
儘管眼前所見與記憶中截然不同,他們還是憑著一點感應,在一家古樸的民宿前不約而同停下腳步。
這裡當年就是他們的家。
土地公見他們已找到落腳處,也不多叨擾,行個禮就縮回地裡。
謝必安和範無救踏入民宿,門一推開就響起「歡迎光臨」的電子音。室內一臺巨大電風扇嘎吱嘎吱轉動,對著前臺猛送強風。
前臺招待處,老闆娘支著下巴打瞌睡,聽到電子音才猛然驚醒,待看到迎面走來的兩大帥哥,登時瞌睡都跑光了。
誒呦喂,這可真帥,該不會是哪個網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