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歷史使命 (第1/2頁)
紅薯七十二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思政課繼續。
教室裡有人比較嘴快,脫口而出:“是奴隸推翻了奴隸主。”
吳老師搖搖頭:“不是奴隸。奴隸推翻了奴隸主,他們轉身就又變成了奴隸主,本質上還是奴隸社會,這不能叫革命。”
“肩負著推翻奴隸主歷史使命的應該是封建地主,封建主推翻奴隸主之後,人類社會就進入了封建制度。”
秦朝,秦始皇:這話說的沒錯,後來的人想要推翻前面的人,不都是抱著坐到最高位俯視天下的心態嗎?
西漢,劉徹:這也就意味著奴隸主已經落後了,封建主才是先進的一方了?不過也對,要不是因為落後,前面的制度也不會被推翻了。
北宋,趙匡胤:這樣的分析可真是夠徹底的啊!朝代更替確實歷來如此。
吳老師:“同樣的,到了封建社會的時候,封建主居於統治地位,農民處於被統治地位,這個時候肩負著推翻封建地主歷史使命的也不是農民。”
“至於農民為什麼要揭竿而起?歷史上為什麼出現了那麼多的農民起義事件?那是因為農民被封建主剝削,他們活不下去了。所以他們揭竿而起,要造反、要叛亂,把你這個封建主趕下臺,輪到我來當這個封建主了。”
“陳勝吳廣是這樣的,黃巾起義是這樣的,清末的太平天國也是這樣的,但是他們都失敗了。最後只有劉邦、朱元璋之流成功了,雖然他們並不能完全代表農民利益,但是也算是典型了。”
西漢,劉邦:我還真成了一個典型代表了,千年了還在用我舉例。很好,另一種方式的千古流傳了。
唐朝,李世民:我總結了一下歷史上大部分農民起義失敗的原因,雖然有的起義人數眾多,但是根據後世的某些概念,他們沒有一個共同綱領,嚴格算起來的話,只能算是烏合之眾,正規軍一打就容易散了。不過這些人還是容易動搖王朝根基的,只要根基動搖了,王朝倒塌是很快的事。
明朝,朱元璋:農民確實是活不下去才造反的,按照後世的劃分,我老朱家也不能算是推翻階級的代表了。
吳老師:“肩負著推翻封建階級這個歷史使命的是資本家,是資產階級。資產階級推翻封建地主後,封建社會就算結束了,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資本主義社會。”
早期還未出現資產階級的朝代:這個有點不好找了,畢竟我們這個時期還沒出現資本家呢。
已經出現一點資本主義萌芽的宋朝:資本主義在我們這個時期好像還好,不是那麼明顯,暫時是壓得住的。
資本主義稍微明顯的明朝、清朝:這批人就是我們需要重點提防的了,可是這個界限好像並不容易區分啊!
很多統治者回想著之前關於資產階級的內容,想著要怎麼做才能讓這些人不推翻他們的統治。
吳老師:“資本主義社會時期,資本家居於統治地位,這個時候工人被統治,工人是無產階級的主流力量。這個時候,肩負推翻資產階級歷史使命的人變成了工人。”
聽到這話,有人疑惑:不對啊,之前推翻前一個制度的都不是被統治的人,現在怎麼變了,被統治者可以推翻統治者了?
吳老師:“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工人階級推翻資產階級後不會變成資本階級,在所有階級裡,他們的覺悟是最高的。”
眾人不懂:工人怎麼就變成覺悟最高的了?
吳老師:“以往的被剝削者為什麼要反抗?他們反抗的目的是輪到我來剝削了,這種情況,被統治者只能看成是換了一個位置。”
“工人階級的反抗不是換成我來剝削,而是想徹底結束人類的剝削制度,讓人類進入無剝削社會,所以無產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他們才能解放他們自己。”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