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土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陳旭用強大的目測定距計算了一番,發現自己竟然偏離了幾百米之遠。
而現在的下降距離只有四千多米不到了,如果不及時修正,那麼這次挑戰便將會以失敗告終!
同一時間,大螢幕上也顯示出了陳旭與燕子洞的橫向偏離距離,足足有24568米。
許多現場觀眾開始熱議起來,紛紛猜測陳旭到底能否成功。
多佛哥、詹森等一些頂尖跳傘隊員一看資料,簡單一算,均是搖了搖頭。
而周教練看著螢幕上的數值,也同樣嘆了口氣,「完了,陳旭怕是要挑戰失敗了!」
吳通有些不解:「你怎麼知道陳旭會失敗?」
「陳旭現在是偏離整個燕子洞兩百多米,並不是燕子洞中心點兩百多米,這個距離太遠了。」
「他現在4000米左右,每秒下降的速度至少在190米以上,拋開高空跳傘的最低安全開傘距離1200米,也就是說,留給他修正的時間,只有十幾秒不到。」
「十幾秒啊,你認為他可能橫著漂移200多米麼?」
吳通雖然是個門外漢,但周教練已經說的非常簡言意駭,就算是傻子,也明白,這是不可能的!
直播間的觀眾一聽,頓時有些失落。
長久以來,旭爺一直都是成功,幾乎沒有失敗。
唯一的那一次「半失敗」的阿爾卑斯山求生,其實也已經找到人了,只不過因為雪崩,而沒在五天內離開。
可這一次,如果真是沒跳進燕子洞,那麼就是真正的失敗了!
第二百五十五章 恐怖的計算能力
高空上,羅佐夫已經跟跟陳旭相隔了50多米。
出了平流層,到了對流層,這時候的風力跟氣流都會非常強,對定點跳傘的移動與精準影響都很大。
如果遇上氣流,身體在空中翻滾,就會瞬間眩暈甚至昏迷,導致不能開啟降落傘,出現生命危險。
陳旭現在要做得,不光是要移動245米多那麼簡單,必須是要朝著燕子洞,精準地移動245米才行。
此時,他一邊盯著燕子洞的方向,一邊將身體完全展開成一張弓,擺成「大」字,增加受力面積與滯空時間,並把手掌張開,隨時感受著風向,與鞋子擺出不同的組合角度。
這是把身體的四肢當作「機翼」,是在無傘面狀態下,高空控制身體移動的一種方法。
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陳旭每擺出一個角度,無不是經過嚴密的空氣動力學計算,只要錯上一點兒,以他現在恐怖的下降速度,一秒鐘後,就會偏移出至少好幾米!
時間如流水,轉瞬即逝。
尤其是現在他的時間都是以秒來計算。
十幾秒鐘後,陳旭已經下降到了距離地面1300米左右的高度。
這個距離已經離地面非常之近了。
可以看到,底下森林的樹木已經清晰可見,巨大的燕子洞就在前方。
但觀眾們透過螢幕上的資料來看,陳旭距離燕子洞還有不下60多米的橫向距離。
可是,此時已經到了不得不開傘的時候了。
一旦開傘後,再想進行精準移動,就會非常費力,因為有了降落傘,速度會瞬間變慢,而且傘面表面積很大,更容易受到風向氣流的影響。
到了1200米左右,羅佐夫一把拉開了傘面,他知道,陳旭的這次定點挑戰,多半要失敗了。
而就在他等待著陳旭開傘的時候,卻突然看到,對方竟然眼睜睜地從他身下飛走了,眨眼間的功夫,便飛出了一百多米。
什麼?
陳旭又沒開傘?
羅佐夫立刻看了一眼高度氣壓計,他現在已經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