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第三回:世民受審辯是非 (第2/3頁)
弱水只取一瓢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猶如驚雷乍起,大聲喝道:“肅靜!公堂之上,豈容你們如此喧譁。”眾人被這突如其來的巨響嚇得一激靈,頓時安靜下來,將目光重新投向了包公,等待他的進一步裁決。
包公接著說道:“太宗皇帝,您口口聲聲說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為了天下百姓的福祉,那麼請問,在玄武門之變後,您又是如何治理國家的呢?”他的目光中充滿了審視與期待,希望能從李世民的回答中找到答案。
李世民微微欠身,神色莊重地答道:“包大人,自玄武門之變後,朕深知肩上的責任重大,如泰山壓頂,不敢有絲毫懈怠。朕任用賢良之才,無論出身貴賤,只要有真才實學,皆可為朕所用。朕虛心納諫,廣開言路,哪怕是逆耳之言,只要有利於國家,朕也欣然接受。朕輕徭薄賦,減輕百姓負擔,讓他們能夠安居樂業。與民休息,鼓勵農耕,發展商業,致力於國家的繁榮昌盛。在朕的治理下,百姓豐衣足食,社會穩定和諧,經濟繁榮昌盛,此乃有目共睹之事。”他的話語中充滿了自信與自豪,彷彿在向世人展示他的治國成就。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包公點了點頭,又問道:“那麼,對於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舊部,您又是如何處置的呢?”
李世民回答道:“朕並未對他們趕盡殺絕,而是採取了寬容大度的政策。對其中有才能者,朕依舊予以任用,讓他們能夠為大唐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朕希望能夠以此來化解仇恨,團結各方力量,共同為大唐的發展努力。”他的目光中透露出一絲寬容與仁慈,試圖證明自己並非是一個心胸狹隘、睚眥必報之人。
李建成的冤魂聽了,冷笑一聲,說道:“哼,你說得倒是冠冕堂皇。你不過是為了收買人心,鞏固自己的皇位罷了。若你真的有如此寬廣的胸懷,為何當初還要對我們痛下殺手?”他的聲音中充滿了嘲諷與懷疑,顯然對李世民的解釋並不相信。
李世民嘆了口氣,說道:“大哥,我已說過,當時形勢所迫,我別無選擇。但我也一直在努力彌補我的過錯,希望能夠得到你們的原諒。”他的眼神中充滿了誠懇與愧疚,希望能夠得到兄長的理解。
李元吉的冤魂卻不依不饒,大聲喊道:“原諒?你殺了我們,奪走了皇位,還想讓我們原諒你?這是絕不可能的事!我們做鬼也不會放過你!”他的聲音淒厲刺耳,彷彿要將李世民的心撕碎。
公堂之上的氣氛愈發緊張起來,雙方各不相讓,僵持不下。空氣彷彿凝固了一般,令人感到窒息。
包公沉思片刻,再次拍響驚堂木,說道:“罷了,罷了。往事已矣,如今再爭論這些也無濟於事。太宗皇帝,您雖有玄武門之變的過錯,但您在位期間,確實為大唐的繁榮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功過是非,自有後人評說。今日之審,便到此為止吧。”他的聲音中充滿了無奈與感慨,對於這一段複雜的歷史公案,也難以做出絕對的評判。
李世民聽了包公的話,如釋重負,向包公深深一揖,說道:“多謝包大人明察秋毫,還朕一個公道。”他的臉上露出一絲感激之色,轉身離去的背影略顯落寞。
包公擺了擺手,說道:“太宗皇帝不必客氣,本官只是秉公而斷罷了。希望您日後能夠繼續以天下為己任,做一個賢明的君主。”
說完,包公揮了揮手,示意眾人退下。公堂之上的眾人漸漸散去,只留下包公一人站在那裡,望著遠方,若有所思。他深知,這世間的是非對錯,往往難以用簡單的標準來衡量,而他作為一名判官,所能做的,便是儘可能地還原事實真相,讓正義得以伸張。
這一場審判,雖未得出一個明確的定論,但卻讓人們對李世民的一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思考。他的功過是非,將永遠銘刻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供後人評說。而包公的審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