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鐵不加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賽場上很自然調整呼吸,在紅土場奔跑時便有很明顯的核心穩定的輕盈感,像是在球場上跳躍飛翔一樣。
仁王聽到後排的觀眾說,球場上的人看上去像是精靈,不由得笑起來。
讓仁王仔細分析小仁王現在的實力,他會說,現在的小仁王並不比同年齡的自己弱。同年齡的自己,甚至在網球技術上是更生澀的。他還在打磨,還在融合,還在開創屬於自己的網球之道。
但那時候的自己已經走過了很多個不同的世界,見識過了不同的場面和不同世界的風采,在心境上要勝過現在的小仁王許多了。
那是他用再高壓的訓練方式都磨不出來的東西,因為沒有身臨其境是無法鍛煉出同等的心態。
並且那時候的自己經歷了鬼王之戰,反應速度和攻伐氣場都要勝過現在的小仁王許多。
小仁王現在的網球之道並不能說是完全成熟了。應該這樣解釋:仁王將自己後來打磨,歷練後的完整又圓融的網球之道教給了小仁王。這足夠適合小仁王,因此小仁王汲取吸收得很快。但屬於仁王的底蘊太深了,小仁王要將之完全變成自己的東西,要花更長時間。但綜合來看,小仁王現在單純在網球技術上的實力,是勝過同期的仁王的。
但成績卻不如。
這和小仁王本人反而沒什麼關係,和仁王的關係要更大一些。
仁王在這個世界“復出”,之後征戰這個世界的職業圈,像是突然加入了淺水的鯰魚,無往不利,於是他的壓力加速了這個世界職業網球圈的競爭,在職業圈磨礪的職業選手也被逼出更強的實力來。
就像是更強的立海大會磨鍊出更強大的冰帝和青學一樣,這個世界的跡部,手冢,越前等人都比仁王記憶裡同期的他們更強。
而在仁王的“鼓勵”下,這個世界的網球職業比賽也在五年內不斷蛻變,不斷變強,以至於幸村和小仁王在這種競爭激烈的環境下被俱樂部建議延緩進入成人賽的步調(因為前兩年打職業賽的博格和梅達諾雷幾乎直接被打“廢”,並且連續兩年在資格賽“一輪遊”)。
甚至青年賽也因成人賽的壓力變得競爭更激烈了。這部分就不只是仁王給予職業圈的壓力了,也有小仁王這批選手進入青年賽以後給對手的壓力。
但按照進入職業圈的階段來看,從去年美網開始進入職業賽的小仁王,今年第一次打法網就能夠進入第三輪,和同樣第一次打法網的幸村進行一次小型的“日本德比”……
不比自己差呢,仁王想。
但只是這個程度,想要跨越時空的鴻溝,是不夠的。他們之間甚至隔著不止十七年,還有更多,更長的歲月。
激烈對決
場內,比賽的節奏在逐漸變得激烈。
小仁王和幸村認為他們是在試探,但或許是他們太熟悉彼此,他們的“試探”和許多人理解裡的“試探”完全不是一個等級。
是突然從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