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鬼真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時候,喜歡看就在這兒閉嘴看個頭尾,記著別把兜裡的錢往外掏,他賣的那藥沒啥用,別貪便宜!回家我再跟你們細講。你兩個別亂跑,俺去那邊瞅瞅……”
成大午沒瞅見周圈有啥像鬍子的可疑人物,囑咐侯明、小黑兩句,瞧著不遠處聽戲的那邊已經開了場兒,便先溜達了過去。
要論對鬍子的熟悉,楊老啃和快手算是三個組裡最掌眼的,早晌飯過後,天后宮周邊的大戲一開,倆人裹著棉襖繫緊帽翅兒就來了,一共四處搭棚唱二人轉的,這邊板胡一響,那邊鑼鼓也亮了,陸續趕來的人流,很快把這幾處場子周邊圍了個裡三層外三層的,踮腳難落。
天后宮前頭和兩側這三個小班唱的比較熱鬧,先聚起了人流,後頭那一處偏了點兒,人還不多,楊老啃和張快手拉開些距離先扎進了天后宮正門附近的這一圈,因為這裡最熱鬧。
要說壞事兒,那必須得是同行!在擁擠的人潮裡,那幾聲兒從嗓子眼裡拐著彎兒拉出來的叫好,就讓楊老啃鎖定了兩個傢伙,這倆人擠進了內圈,相差步遠,挺胸梗脖兒,手抄在袖子裡,腳下卻是個稍息的姿勢,歪著身子,戲文聽得倒是專注。楊老啃慢慢往外圈兒退了退,啞麼悄兒地向著倆人靠了靠,好方便更近處觀察。
,!
張快手瞧明白了楊老啃的動作,也從另一頭往這邊擠了擠,兩個人也是難得有個看大戲的機會,可此刻耳朵裡嗚哩哇啦的響著,卻沒明白唱個啥,眼神兒都使在了那兩個人身上。
棚子裡唱過一大段兒,琴絃停了,賣了力氣的唱工兒飲飲場喘口氣兒,那兩個人對了對眼神兒一起晃著膀子擠出了人圈兒,向另一處場子過去了。這回倆人沒往人堆裡扎,站在外圈又聽了一段兒,然後再換了場子,像是要找個心頭好的段子聽。
楊老啃也不著急,拿不拿人一定要少櫃來定,能瞧明白他們落腳的坷垃才是要緊的。跟快手使個眼色,倆人輪換著在遠處跟上,最後跟到了天后宮後身兒遠一點的那處戲棚子。
成大午人流之中就瞧見了楊老啃和快手,再瞧他倆那態勢、距離,估摸著是跟上了什麼人,晃身也跟了過去……
唱蹦蹦【二人轉也叫蹦蹦】的小班一般都是七八個人,兩人前頭唱,後面幾個打傢伙,板胡、三絃兒、竹板,大鼓、鑼鼓、嗩吶都有人操持,那才算是齊整的小班了。
後頭偏處的這個小班就差了,一共才四個人兒,而且還有兩個是年輕的女子,這就更是奇了!這個時代女子的地位本就低下,唱戲的更是下九流,兵荒馬亂的世道兒,幾乎都是男人串著演女角,很少見到這樣清新靚麗的組班兒。
這四個人裡,一個花白鬍須的老爺子操著板胡,身前鑼鼓擺了半圈兒,顯然是一人顧著幾樣樂器,身旁那個彈弦子的雖然是一身男裝,可細看就能瞧明白,那是個大妞。前臺又演又唱的兩個年青的男女更是有趣兒,一手花扇兒一手竹板兒,打著點兒唱得清,腔兒不走、板兒不亂。更勾人眼球的是這倆人是反串著來唱的,那女娃唱男角兒,小夥兒卻是唱女角的,別開生面。
本來也不急著動手,楊老啃和快手也瞧見了跟過來的成大午,三個人散開了圍住了那倆人,瞧臺上演得棒、唱的好,也先聽上了大戲。
一段兒大西廂唱過,臺上也不喘口氣兒,接著又給來了一小段兒新曲兒《貼春聯》,這下聽戲的人群裡可熱鬧了,這是自己編的應景兒的新段子,轟然的叫好聲兒就連了趟兒。
本來這處棚子偏了點兒,開場的時候聽的人最稀,現在唱了小半天了,這邊反倒人多了起來。那倆像是鬍子的傢伙不僅擠進了裡圈兒,還擠到了戲臺跟前兒,從戲臺下搬了塊石頭,把吊在脖子上的手悶子墊上,拐腿坐在石頭上抄著兩手聽出了滋味兒。
再聽了一會兒,瞧著那倆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