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羔白又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太子妃的纖纖素手輕輕撫過面前的藍寶石,她語氣徐徐的對身邊侍奉的白露道:“過些日子就是父親五十整壽了,雖說大郎去了還不到一年,可父親的五十整壽也不能就這麼算了。我新做的冠子就差一顆瞧著順眼的寶石呢,這藍寶石的水頭真不賴。”
白露趕忙迎合自家主子:“這藍寶石若鑲嵌在太子妃那頂新冠子,妥妥的點睛之筆啊。”
“好一個點睛之筆,我們白露口才越發的好了。”太子妃的話裡既有誇讚,當然也有主僕之間的調侃之意。
大燕朝從太祖開國便奉行重文輕武的國策,但未能完全落實,太祖皇帝是行伍出身的,他奉行的政策雖注重文治,士大夫同天子共治天下,但武人卻不是完全沒有地位的。
太祖皇帝不放心跟隨自己打天下的那些武將兄弟們,他用杯酒釋兵權這相對溫和的手段收回兵權,當需要這些武將們的時候他還是能夠放權給他們,他們也算做到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多咱等文弱書生出身的太宗皇帝篡位後,太宗唯恐追隨太祖打天下的那些武將們有反叛歹心,加上他確實不擅武,故而利用各種措施狠狠打壓武人,提高文人的地位,自太宗開始重文輕武徹底得到了落實。
太宗不放心武將,武將在外打仗都不能按照戰場的瞬息萬變自由調賬作戰方略,而是得按照皇帝給畫的作戰圖紙來進行作戰,皇帝又沒親臨戰場,他又怎知這仗該咋打呢?就算皇帝御駕親征,他若不懂作戰的話胡亂指揮的結果不言而喻。
大燕國力並不弱,之所以一直受蠻族的鳥氣,不光是因為蠻子太能打,更不是因為養馬的區域被蠻人所控制,根本的原因還是大燕朝制定的一系列對武將的各種打壓政策,讓會打仗的武將也有勁沒處使,不懂打仗的書生皇帝各種瞎指揮,以及不能做到知人善任,對武將的過分猜忌。
從而導致自太宗篡位一直到今上上位這一百來年裡朝廷在蠻子手底下吃了多少敗仗啊?遇到強大的北蠻打不過,最憋屈的就連盤踞西北的小股勢力党項人都層讓大燕自太宗至仁宗這三朝皇帝頭疼不已,朝廷在西北損失慘重。
真宗皇帝更是寫了一首《勸學》詩,不光督促年輕人讀書上進,更是把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話用到了極致。朝廷的風氣使然,哪怕是商戶家的奴僕也都不是睜眼瞎,能識文斷字,更別說官宦門第了。
太子妃身邊的侍女們雖不是都滿腹詩書,但是《女訓》《女戒》等女子所讀的書,以及《千字文》《百家姓》也都通的。
雖說將門出身的胡佩瑤不喜讀書,但她肚子裡的墨水也是不少的,只是跟梅蕊這種博聞廣記的比的話顯得有些才疏學淺罷了。
大郎的腮腺炎沒幾日就痊癒了,宋嘉佑看到小傢伙又能蹦能調,生龍活虎了,他懸著的心也就放下了。
“殿下,大郎已經好了,往後您是不是又不愛來妾這裡了?”胡佩瑤半是嬌嗔半是促狹的問著。
宋嘉佑從容的同胡佩瑤四目相對:“怎會呢?瑤兒越發的穩重成熟了,可見是長大了。長大了是不是就不該跟小孩子似得總拈酸吃醋了?”
胡佩瑤驕橫一聲,頭微微一晃,玉簪上垂下的流蘇左右搖擺:“殿下就是不喜歡妾了,梅蕊也不是孩子了,殿下這大半年總朝她那裡鑽。也不知道梅妹妹的落梅居到底有什麼吸引殿下的,殿下怎就去上癮了呢?”
宋嘉佑繼續迎著胡佩瑤變得微微哀怨的美眸坦然道:“梅蕊很有趣,瑤兒若是多讀幾本書的話,你也會有趣的。馬上端午節了,瑤兒若是想家的話就回去省親,悄悄的去,別興師動眾的。回頭我同太子妃商量一下,讓你們這些孃家在汴京的都回去瞧瞧。”
一聽能回孃家省親,胡佩瑤瞬間眉開眼笑:“妾已經幾年沒回孃家了,妾就知道殿下最是體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