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林如海接過那小包,開啟手帕,兩個似乎是金子打的小首飾只是細巧,倒沒什麼稀罕的。而另一個物件,雖早知道這東西恐怕不是凡品,但那材質做工樣式依然讓他吃了一驚,抬起頭看看跑的滿頭汗的名喚貴明的小廝,誇道:“你做的很對!這東西50兩贖回也不算貴了!沒拿那盒子裝很是妥當,一會兒跟孟姨娘再拿一袋子小錠子備用,再另拿2兩做你的賞錢。”
林如海為人簡樸,雖對下人和藹,下人們月銀也不少,但林家風氣嚴謹,主子又少,故而賞錢的時候也不多。於下人而言,既拿了算是豐厚的月錢,做活計自然是分內之事,所以少有出了點風頭就要賞銀子的風氣,只有額外做了什麼確實值得誇讚的好事或是極其勤勉才有賞銀。也就沒把下人們慣出“月銀白拿,賞銀才幹活”的一些勳貴之家積年老僕的毛病。
貴明身邊總是揣著一袋子小錠子,備林如海打賞的時候花銷,可經常的一袋子一年半載都花不光,常常是出外才花上一些。這會子一下子得了二兩,錢還是小,可因其難得,可見這次事情實在是辦的漂亮了,貴明自然是喜不自勝,十二三的小子,跟在林如海身邊也算得用的,但畢竟只是小廝,不是管事的,一月不過一兩銀子,還都要交給老孃攢著娶媳婦,這會子二兩起碼能留下一兩自己花,且回去老爹老孃一定會誇他一番,一出門就蹦跳著走了。
孟姨娘本也陪著林如海坐著,看他臉色一直不好未敢多言,這會子聽到院門處貴明撞上門的聲音,不覺忍不住笑道:“看您把這些小子慣的!”
“不過十幾歲的孩子罷了!”林如海輕聲嘆道:“誰家的孩兒,若不是給人做奴做婢的,家裡就這麼一個,這麼大還不是嬌寵著?只要明事理,知是非,就是跳脫些又能怎麼樣呢?小時候都不許活潑些,這輩子還有什麼時候能快活些呢?若要穩重,誰還用這些孩子,都用三四十歲的大人了,可誰不是從小長大的呢……不耽誤正事也就是了。”
孟姨娘也就是引林如海開心罷了,可一見這話頭就知道又糟了,無子幾乎成了林如海的心病,女兒不在身邊更讓他僅有的歡愉也沒了,這會兒一不小心鬧得他又勾起慈父心腸了,忙打斷道:“老爺說的是,貴明這孩子不當差的時候倆腳都很少同時在地上,總是在跳,可是當差的時候確實再沒有比他會應變的了,這才十二,辦起事情來就已經懂得隨機應變,今兒還學會先斬後奏了,您身邊確實缺不了這樣的人,長大了,就又是一個錢管家。”
“莫跟我提錢管家!”林如海一想起貴明的爹腦袋就疼:“這孩子要真長成他爹那樣子,我可不敢用了,能把人嘮叨死。”說罷一愣,發覺一天的鬱氣似乎竟散了十之八九,側過頭來看看孟姨娘,輕聲道:“難為你了,一家裡事情要你管,還整天操心生怕我煩悶變著法子讓我開心……我沒事的,今天這少年來的雖是古怪,卻是好事!我是真心這麼覺得,不是哄你。”
第三章
林如海確實真心感謝上蒼,把這個叫做許陽的少年送到他眼前。他心裡知道少年所說的一切恐怕都是真的。
林如海接過第一本書時,便覺得有恍惚入夢之感,只是恍惚了一下便清醒了;待那個叫做許陽的少年說了自己的經歷,然後當面奉上另三本時,書一入手他更是一下子便如離魂一樣,宛如做了一場大夢,似是親身經歷了自己由生到死的此後四年間的種種:一會是官場是非煩事不斷,一會兒是思念女兒卻不得見逐漸憂思成疾,一會兒是接到寡姐病死的噩耗吐血病倒,一會是自己沉痾難治送了信叫女兒回來。恍惚間自己已在彌留之際,聽見女兒在床前低低哭泣,勉強睜開眼,卻看到明明是花季的女兒卻瘦的幾乎形銷骨立,全看不出當日自己膝下雖不算胖卻也嬌嫩可愛的樣子。萬分心疼,想去摸摸女兒的頭髮,手卻再也抬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