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廢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上輩子
乾元三年仲春,在李非的慷慨饋贈之下,肅宗手裡終於有了些本錢,開始協調各道各州府春耕事宜。
可眼看春耕的時機到了尾期,糧種的來源卻成了最大的問題。
由於戰亂,此前的種倉要麼被毀,要麼被劫掠一空,或者被當成糧食果腹,聖令雖然下達,但進展卻極為緩慢,不光糧種,還有菜種、草料種子、也都極為稀缺,肅宗為此焦頭爛額,坐立不安。經過數次朝議,誰都沒有實際的解決辦法。
正在所有一籌莫展之際,李非的 一封上書,讓肅宗彷彿抓到了救命稻草。
李非在奏章中說道,此前戰亂之際,有人提前囤積了大量種子,就等著平叛結束之後,藉機大發國難之財。其中,弘農楊氏和河東裴氏囤積最多,此外還有滎陽鄭氏、趙郡李氏等一眾望族都有參與。肅宗可以下旨,從這些人口中奪食。
肅宗得知此事之後,立即快馬傳書下達聖令,讓各個望族儘快交出種子,以補春耕所需,哪知這些望族一個個根本不為所動,有些直接獅子大開口,坐地起價,要以一石糧種百兩白銀,向戶部討要本金。
已經到了火燒眉毛關頭,這些人竟然視聖令為無物,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模樣。肅宗想要下旨強取,卻被韋堅阻攔,韋堅說道:
“陛下,這些望族在當地乃至全國各地州府的關係盤根錯節,地方政事一直以來便是如此,此前若是想順利推行國策政令,就需要協調各方關係,臣本來已經將各方捋順,無奈內亂一起,此前的努力化為泡影。現在,這些人又和各地節度使搭在一起,牽一髮而動全身,便更為難做。”
韋堅不說則以,一說肅宗頓時火起,斥問韋堅道:
“韋堅,目前朝中政事堂只有你一人把持,統領六部九寺,李非不在,你這左相之職便是首輔。高力士說你通神,不管你承不承認,朕相信高力士的說法,可怎麼朕一有難處,你便毫無辦法,你到底是不是刻意為之?”
“陛下,臣不敢欺君罔上,我只能說,此事恐怕也只能有李非可解。不是臣毫無辦法,只是李非現在兵精糧足,虎視四方,而臣也只能借陛下的天威可用。說句該死的話,現如今陛下最好的辦法,就是拿李非以勢壓人。”
肅宗聽完,臉色更是鐵青,拿手指著韋堅咬牙說道:
“以後,若是再在朕的面前提及李非,朕定拿你是問。給我退下!”
肅宗氣歸氣,但實在是束手無策,他明白韋堅所言是現在唯一的出路,時間已經不敢再這麼耽擱下去,想了一夜過後,肅宗只得再次下旨,說就解鈴還須繫鈴人,只給李非七天的期限,務必將糧種一事解決。
李非也知道事態的嚴重性,便以處置使的身份,向那些望族所在地區的節度使發出公函,說讓他們三日之內逼這些望族交出糧種,均以往年市價購買,若是不能達成,就等於向靈州發難;肅宗給了自己便宜行事之權,若是耽誤了春耕大事,他或率靈州守軍一個個登門拜訪。身為人臣不能為君解憂,尸位素餐,留之也是無用。
李非的威名早已是震耳欲聾,各地節度使一收到公函,無人敢不從,唯獨盧龍節度使李懷仙沒有迴音。
李懷仙本就是招安的叛將,因為誅殺史朝義有功,被肅宗直接分封為盧龍節度使,治所范陽,轄原本范陽周邊諸郡,降兵也皆為胡族;拿下盧龍節度使之後,本就想割據范陽一地,做自己的山大王,聖令自己都不在乎,沒想到竟然會被李非挾持,心中極為不滿。安祿山被李非的槍兵所傷,他是知情者之一,他當然知道李非的厲害,收到信件之後未做回應,也只是想看看李非到底有沒有動作,是不是如信中所言,在剛剛落定的承平之下,再起戰端。
李非倒也毫不客氣,直接讓裴高遠以節度使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