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輿論造勢 (第2/2頁)
來碗紅油抄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京都六部中唯一將有大變動的就是戶部,戶部尚書年老病弱,已兩次上奏皇帝乞骸骨。
到時必將在左右侍郎中提拔一個上去,一州總督是三品,想必他瞄準的是即將空出來的,從二品戶部侍郎的位置。
正好,紅薯要在秦家莊子上先種一輪,種出來也該是九月底了。
紅薯培育出來後,在他回京述職時獻予皇帝,大功一件,他這升官就穩了!
正好能在朝廷過個明路,讓朝廷也大力推廣種植。
秦家的商隊雖分佈廣,但出了南陽州,秦家的影響力就很弱了。
沒有朝廷背書,很多百姓是不敢隨意相信,改種新作物的。
不管你的糧食收成是多是少,該交的賦稅可是一點兒都不能少,要是種不出來一家人就完了!
然後嘛,秦儀君發現海外高產作物,培育獻糧有功,澤被萬民,請個縣主什麼的封號,不過分吧?
都打算造反當女帝了,為什麼還要去謀一個吳朝的封號呢?
因為經過二人探討分析,決定優先走和平演變的路線,其次才是武裝奪取政權。
先將部分可以改善民生、但不足以撼動大局的東西拿出來,讓秦儀君在本朝嶄露頭角。
當然功勞也不能落在吳朝頭上,秦家的商隊暗網會把這些東西來自誰傳遍大江南北,為秦家、為秦儀君造勢。
同時慢慢滲透進朝堂,儘量拉攏策反重要官員,尤其是那位三朝元老滕相。
這個過程起碼要十幾年,想必蒙鰲到時也會更上一層樓。
民心所向、百官俯首、兵權在握,皇帝的意見也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當然,這是最理想的狀態,如此順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這樣,無疑是對百姓及國力損害最小的方法了。
定下基調,秦崢嶸便先傳令,將秦家曾有老神仙上門,秦儀君是神女降世的訊息透露出去。
現在不信,等紅薯、土豆種出來,他們就該信了!
秦儀君在一旁腳趾摳地,很是羞恥。
這聽起來就很像古早瑪麗蘇言情裡,女主為了進後宮編貴重命格的行為有沒有!
然而她不是為了進後宮,而是想踹了皇帝自己登基。
想當年漢高祖這位布衣皇帝上位之前,不也是呂后給他造了個赤帝斬白蛇、真龍天子也的傳說嗎?
輿論造勢很重要,這是劉邦告訴我們的。
更何況,她這還不是編造的,是事實!
這樣一想,秦儀君就理直氣壯了起來,腳趾停止施工。
:()穿越:祖國助我成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