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夜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們幾個剛到聖經學校的時候,男生宿舍還是人滿為患的境況,但隨著遷校舉措的正式落實,同學們有了不同的選擇,或是退學回了老家,或是轉校去別處就學,還有一些同學參軍上了戰場,大家陸續離開了學校。此時的男生宿舍反而空了許多,陳確錚隔壁宿舍的人都走光了,他和其他十幾個男生就把這間宿舍作為會議室,召開他們在離開長沙之前的最後一次會議。
參會的同學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長沙臨時大學中國共產黨地下黨支部成員。黨支部書記丁務淳笑著拍了拍坐在他旁邊的陳確錚。
“陳同學,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叫丁務淳,是臨大黨支部書記,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是陳確錚同學。之前他一直在南嶽分校讀書,因此沒有參加過我們的會議。陳確錚同學,在座的都是我們的同志,你來給大家自我介紹一下!”
他的表情是興奮的,聲音是刻意放低了的。
陳確錚站起來,笑著環顧四周,也壓低聲音說道:
“大家好,我叫陳確錚,廣東佛山人,我是清華哲學系二年級的,平津淪陷之後,我南下去了延安,組織上知道我的情況,後來有得知三校合併成立長沙臨大的訊息,覺得我為黨組織發展進步同學比留在延安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就安排我到長沙臨大繼續求學,我才能有緣見到大家。”
在座的所有人都輕輕地雙手合十,輕輕拍了兩下,他們已經習慣了這種無聲的鼓掌。接著丁務淳給陳確錚一一介紹了在座的十幾人,他們都是臨大地下黨組織部的成員,北大黨支部的有吳磊伯和關世聰,清華黨支部的有徐賢議、吳繼周、郭見恩,還有一些面孔特別稚嫩的是剛剛考上臨大的大一新生,也是黨組織的新鮮血液,有宋平、池際尚、趙石等人,這些人都參加了步行團,準備一路走到昆明去。他們中的有些人陳確錚早已經見過,有些是第一次見面。介紹完畢,丁務淳輕輕嘆了一口氣,接著說道:
“陳確錚同學,你有所不知,‘七七事變’之前,北大有共產黨員46人,清華有42人。平津淪陷以後,中共北平市委根據中共中央北方局指示,北平中共地下黨員除了自己有社會關係可以隱蔽的以外,立即組織火速離開北平。黨組織的同志們走後,有的投親靠友隱藏了起來,也有好多都陸陸續續直接去了前線參加抗戰參加抗日了。
咱們長沙臨大11月才正式上課,可是黨支部10月份就成立了,可直到現在在校的只有北大黨員6人,清華黨員12人,雖然我們在想盡辦法吸收新鮮血液,新加入黨員的也只有9人,這還是黨中央考慮到三校要南下復學,為了保證學校的抗日救亡工作能順利開展,特意抽調和保留了一些黨員骨幹隨校南下的結果,而你就是這其中的一員。我本以為咱們學校可以在長沙留久一點,可以跟大家一起多做一點工作。可是還沒有來得及做什麼,學校這麼快又要遷到昆明瞭。”
為了儘快融入黨組織,陳確錚剛剛抵達長沙就已經積極跟黨組織成員接觸了,從他們口中,陳確錚瞭解了黨組織在長沙做了許多抗日宣傳工作,聽到這裡,他馬上開了腔:
“丁書記,大家都是組織裡的同志,你可不要欺負我初來乍到不了解情況啊,我已經跟大家打聽過了,咱們臨大黨支部帶領臨大的同學們組織了很多抗日宣傳活動,不僅有讀書會、時事研究會、戲劇社、歌詠隊,多次走上街道演出街頭話劇,還組織了“晨呼隊”,凌晨在主街上高唱救亡歌曲,呼籲抗日……南京淪陷後,黨支部還組建了40多人參加“湖南青年戰地服務團”,去陝西參加抗日宣傳,你們做了這麼多事,我來得晚,而且一來就去了南嶽分校,什麼忙也沒幫上,說來實在是慚愧。”
“來日方長,等你們到了昆明,就是新天地新環境,可做的事兒就更多了!說到這兒,陳確錚同學,我們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