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夫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25名知青插隊在這裡。
他們後來被稱為老知青;而我們這批來的27名知青,後來則被稱為新知青。
老知青對新知青的到來顯得興高采烈,早就燒好了香噴噴的大米飯和豆腐湯。
&ldo;東北的大米飯真好吃!&rdo;對一直在大城市裡吃陳糧的年輕人來說,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粒粒晶瑩通透的米飯。
&ldo;還有這豆腐,香!&rdo;東北大豆磨出來的豆腐,的確結實又新鮮。
肖明三口兩口吃完,端碗想再添。
做食堂的老知青昊宇笑笑說:&ldo;沒了,就這些,專門給你們準備的,我們老知青都沒份的。&rdo;
6、被批的知青 [本章字數:965 最新更新時間:2012-12-12 14:02:240]
6、被批的知青
新知青剛到,辦了一週學習班。
讓我們感到震驚的是,開了一個批判會,批判的物件是其他兩個生產隊的老知青。
1969年3月,迎著中蘇兩國在珍寶島的戰火,以68屆初中生為主的老知青來到邊境插隊。一年過去,他們都經歷了些什麼呢?我們不得而知。
大隊黨支部書記郭木森在批判會開始前說:老知青絕大部分都是好的,但也有害群之馬,就是這兩個,他們偷雞摸狗,還不服管教,情緒對立。
批判會上列舉了他們的種種言論:
謾罵貧下中農和生產隊幹部是&ldo;土八路、狗隊長&rdo;;
說&ldo;插隊落戶是坐大獄&rdo;;
說&ldo;大小便就是&l;吐故納新&r;&rdo;;
說&ldo;不久後知青和農民要有一場武鬥,知青聯合起來奪權,共同對付東北佬&rdo;;
說&ldo;再過二年後,這裡就是知青的世界&rdo;……
還說他們收聽蘇修敵臺廣播。
這兩個知青當年也就十七八歲,從學校紅衛兵到接受再教育,一下轉不過彎來,結果,竟被戴上了&ldo;資產階級右派&rdo;、&ldo;立場反動&rdo;的帽子。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