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隨竹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戰鬥了十個回合。陳桐撥馬轉身逃走,飛虎並未追趕。黃天化大聲呼喊:“父親,追趕這匹夫,有兒在此,何懼之有!”飛虎只得追上去。陳桐見飛虎追趕,向他發標槍。天化偷偷將花籃對準火龍標,標槍全部投入了花籃,被他撿了起來。陳桐見火龍標被拿走,勃然大怒,掉轉馬頭再度衝向飛虎。此時另一位騎士也大叫:“陳桐,我來了!”陳桐看到道童前來助戰,驚訝道:“什麼,原來是你拿走了我的神標,破壞了我的法術,你怎麼肯罷休!”他騎馬搖動戟,試圖刺向天化。天化急忙將背上的寶劍拿在手中,對準陳桐一指,劍尖閃現出一道星光,大約盞口大小,飛向陳桐的臉,陳桐的首級已經掉落在馬下。有詩詠寶劍的好處,詩曰:
非銅非鐵亦非金,乃是乾元百鍊精。
變化無形隨妙用,要知能殺亦能生。
事情說黃天化所用的這把劍,名為“莫耶寶劍”,是清虛道德真君鎮山之寶。陳桐見自己命在旦夕,就自斷了念想。陳桐已經死去,黃明、周紀等將領吶喊一聲,解開困擾,殺散軍兵,離開了潼關。黃天化辭別父親,回山拜謝,說:“父親和兄弟們慢行,一路保重!”飛虎說:“孩兒,你為何不和我一同前行?”天化回答:“師命在身,不敢違背。”他必須返回山上。飛虎不捨得和兒子分別,感嘆道:“相逢為時太晚,離別應早些!這次分別,何時再會?”天化回應:“不久後我們會在西岐相聚。”父子和兄弟們流下淚來,最終分別。
故事不再談論天化回山的事情。繼續說黃家父子離開潼關大約八十多里,來到了離穿雲關不遠的地方。守衛穿雲關的守將正是陳桐的兄弟陳梧。敗軍早已將訊息報告,陳梧聽說飛虎擊敗了陳桐,急得心神不寧,怒氣沖天,欲敲鼓號召軍隊,為弟弟復仇。陳梧內心暴怒,七竅冒煙,欲點鼓聲集結軍隊,為兄報仇。在他的內侍中有一人說:“主將不可衝動。黃飛虎是勇猛無比的
將領,周紀等也是英勇的武將。我們人數寡少,難以抵擋眾多敵人,實力不足。如果硬戰,恐怕難以取勝,情況還未可知。”陳梧聽從了這個人名叫賀申的建議,便說:“賀將軍的話雖然有道理,但我們應該如何行動呢?”賀申回答:“應該如此如此做。不用張開弓,只要發射箭矢,就可以絕滅黃家一門。”陳梧非常高興,採納了這個計劃,下令說:“如果黃飛虎到達關口,務必迅速通報。”不久之後,一匹偵察馬報告說:“黃家的人馬到了!”陳梧下令:“擊鼓,將領們上馬迎接武成王黃大人。”只見飛虎騎著坐騎,看到陳梧帶領眾人出迎,他沒有披甲,沒有拿著戈,只是騎在馬上,傾身行禮,稱陳梧為“大王”。飛虎也行了一禮,說:“陛下,我錯犯朝廷,被貶出關,如今陳將軍以客禮相待,我深感感激!昨天還受到你弟弟的阻撓,導致傷亡,如果今後有機會,我絕不會忘記大恩。”陳梧在馬上回答說:“陳桐無知輕重,竟敢阻攔我,他不識時機,侮辱了我的尊嚴,根據軍法應該受到懲罰。如今我有一頓飯,請大人暫且停下,讓我表示虔誠,這是我微薄的心意,陳梧不勝感激。”黃明在馬上感嘆道:“同一個母親所生,卻有賢愚之分;同一棵樹結的果實,卻有酸甜之別。從這個角度來看,陳將軍勝過他的弟弟多了!”
黃家眾將聽到黃明的話,紛紛下馬。陳梧也下馬說道:“請黃大王入帥府。”眾人相讓著,一同走到府內的大殿,依禮序坐下。陳梧下令:“上飯!”飛虎謙虛地說:“難臣蒙將軍盛情款待,何以為報。這份恩德,不知何時才能回報。”眾將用過飯,飛虎站起來,向陳梧道謝:“將軍既然對我如此厚待,我將不勝感激。我將不敢忘記這份恩情。”陳梧帶著微笑,行禮說:“末將知道大王必定前往西岐歸附明主。如果將來有機會,再圖報效。我這裡準備了一杯魯酒,懇請大王不要推辭,敬請接受。大王請放心,我沒有別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