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隨竹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某次慶功宴會上,因欣賞土行孫的才能,或是出於安撫他的心情,說了一句話,他便誤以為是真實的,產生了這個幻想而已。”
鄧九公被散宜生的話觸及到了他的心事,他不禁答應道:“大夫所說大有道理!當初土行孫被申公豹引薦到我軍中,我也並不太重視他,一開始只是擔任副先鋒督糧使,後來因太鸞失利,他憑藉自己的才能,被提升為正先行官。他在第一場戰鬥中擒獲了哪吒,第二次擒黃天化,第三次擒了姜子牙——雖然後來被岐周眾將搶回去了。土行孫進入營地後,我看到他多次領軍獲勝,我為了獎賞他的功績,在慶功宴會上與他共飲。在飲酒時,他說:‘元帥,如果早點讓我擔任先行,我早就攻下了西岐。’那時我在酒後失言,答應他說:‘如果你能夠攻下西岐,我就把嬋玉嫁給你做妻子。’當時只是為了獎勵他全力為國效勞,儘早完成王業。現在他既然被擒獲,怎麼又用這個話語作為藉口,讓大夫來回奔波呢?”
散宜生笑著說:“元帥,你的話可不妥。一個人一旦說出口,就很難收回。何況婚姻關係是人生大事,怎麼能當成玩笑?前段時間元帥的話已經傳開,土行孫相信了,土行孫又傳開,世界都相信了,這就像諺語所說的‘路上行人口似碑’。如果元帥不兌現承諾,只會讓人以為元帥不負責任,隨便把女兒當做玩笑。如果這件事情不處理好,只會讓女兒白白受累。我實在為元帥感到可惜!現在元帥是湯國的大臣,國內外的小孩子都會遵循元帥的命令。如果突然改口,我不知道會引發什麼後果。請求元帥明智處理此事。”
鄧九公聽了散宜生的一番話,陷入了沉思,無話可答。太鸞上前私下對他說:“這是個好計劃。”鄧九公聽了太鸞的話,從憤怒轉為高興,說:“大夫的話真是明智,我會聽從命令。只是需要一個口才好、能言善辯的人,我知道沒有比你更合適的了。請你明天親自前去,這樣大事就有望成功了。”太鸞說:“如果元帥不嫌末將能力不足,明天我會前去周營,讓子牙親自前來,不會費力鬥智,早早取勝回軍。”鄧九公非常高興,晚上的景象就不再描述。
第二天,鄧九公升起帳篷,命太鸞前去西岐提親。太鸞告別九公,出營,來到西岐城下,對門守官說:“我是先行官太鸞,奉鄧元帥之命前來見姜丞相,請通報一下。”城守官將此事告知姜丞相,說:“城下有來自湯營的先行官太鸞求見,請您決定。”子牙聽聞後,對衢留孫說:“大事情辦妥了。”衢留孫也暗自高興。子牙對左右說:“快去請他進來吧。”城守官和軍校前來開啟城門,對太鸞說:“丞相有請。”太鸞急忙進城,來到相府,下馬後,左右通報:“太鸞進府。”子牙和衢留孫降階迎接,太鸞控背行禮,說:“丞相大人,我
只是一個小小的先行官,只能馬前卒,不敢對丞相如此過謙。”子牙說:“我們是兩國賓主,將軍不必過分謙虛。”太鸞再次表示感謝,然後才坐下。
彼此互相安慰完畢後,姜子牙故意挑撥說:“前段時間因為衢道兄擒獲了土行孫,本來想要斬了他的首級。但他多次哀求,稱鄧元帥曾經有過許婚的約定,請求我暫時延緩他的死刑,所以派散大夫前去鄧元帥的中軍,詢問此事是否屬實。如果元帥確實有此承諾,我會釋放土行孫,以滿足他們的愛情和感情,這也是人間的情分和愛意。幸運的是,元帥應允了,現在等待他們商議後日的事宜。今天將軍前來,元帥必有所指示。”太鸞躬身回答:“感謝丞相的關心,我願意向元帥轉達。我現在是代表主帥前來,還沒有書信,但主帥當初確實是在喝酒後不經思索地答應的。沒想到土行孫被擒獲後,竟將這事張揚出來,元帥也不敢推卻。但主帥非常珍惜自己的女兒,所以這事必須要按照禮儀進行,後日是一個吉利的日子,打算邀請散大夫和丞相一同親自迎接土行孫,以重視這一事件。主帥才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