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金臺拜將 (第2/6頁)
清風隨竹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華麗服飾作為掠奪的目標,停止了祭祀祖先和宗廟的儀式,疏遠了老百姓,親近了罪犯,廢除了刑法,拘禁了賢士,殺害了妻兒,縱容淫亂,以滿足婦女。他不修建郊社,不興修宗廟。商王的罪行堆積如山,引起了天地神明的憤怒。如今,天下諸侯都聚集在孟津,準備興兵討伐罪惡,拯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請求大王以生民之心行事,取悅四海諸侯,思念天下百姓的疾苦,大舉出兵,秉承天罰,社稷將蒙幸福,百姓將獲得救贖!請陛下詳細考慮並下令實行。謹此奉上表章。
武王讀完後,陷入了沉思。王說:“相父的這份奏表,雖然說商王昏庸無道,應該興兵討伐,但我曾聽先王的遺言:‘絕不可臣民伐君主。’今天的事情,全天下後代將以我為罪人,何況我已經違背了先王的話,就是不孝了。我與相父一同守衛這片土地,等待商王改過自新,豈不是很好嗎?”
子牙說:“臣怎敢背棄先王的遺命。但是,天下諸侯已經廣泛宣揚商王的罪行,控告他的罪行已經足以讓他喪失天下君主的地位。他們已經聚集在孟津,興師問罪,拯救受苦的百姓,請求大王展示正義之威,觀察商的政治行為。在東伯侯姜文煥、南伯侯鄂順、北伯侯崇黑虎的領導下,他們已經準備好出征。如果有任何諸侯不前來的話,我們應該首先詢問他們違抗的罪行,然後再行伐罪。臣擔心拖延國家大事,因此呈上表章,請陛下做出決定,願陛下裁定。”
武王說:“既然東伯侯等三路準備出兵討伐商湯,就聽他們自行決定吧。我和相父將堅守本土,充分履行臣子的職責,上不失為忠臣,下不失為孝子,這樣豈不是美事嗎?”
子
牙說:“只有上天是萬物的父母,人是萬物的靈魂。明智的君王是上天的代表,上天為了懲治商王的罪惡,命令我們先王,但是尚未盡功。現在大王要出兵討伐,正是代表上天彰顯天命,拯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如果不順應上天的意願,我們的罪行將不可避免。”
接著,上大夫散宜生上前奏道:“丞相的言辭都是為國家考慮的忠誠之策,大王不可不聽。如今天下諸侯聚集在孟津,如果大王不興兵相應,就無法獲得諸侯的信任,他們將認為大王不支援他們,必然責備我國幫助了商王的虐政。如果推遷兵權給他們,到時候反而無法免受指責。況且,商王信任讒言,多次侵犯西土,百姓遭受了驚恐之苦,文武勤勞有汗馬之勞。現在終於安寧,如果再次動用天下之兵,將會引來更多的禍患。以臣愚見,不如依從相父的建議,統一各地的軍隊,與天下諸侯一同列陣在孟津,展示天下之兵,觀察商王的政策,等待他自己改過自新,這樣天下百姓都會因此而受益,同時也不會失去諸侯的信任,不再擔負西土的災禍。這樣上可盡忠於君主,下可盡孝於先王,堪稱完美的策略。請大王考慮一下。”
武王聽了散宜生的話,感到高興,說:“大夫的言辭甚是中肯。不知需要多少兵馬?”散宜生回答說:“大王要興師征伐五關之地,應該拜丞相為大將軍,授予黃鉞、白旄的權杖,總理大權,以便可以獨攬外政,這樣才能方便行事。”武王答應道:“就依大夫的建議,我將拜相父為大將軍,專門負責征伐。”散宜生說:“古時黃帝拜風神後,也要築臺,拜告皇天、后土、山川、河流之神,捧著鳳翅,推著車輪,才算是拜將之禮。”武王說:“一切事宜都由大夫負責。”於是,武王宣佈了早朝結束。散宜生又去了相府,向子牙表示祝賀,百官和門人都感到高興。
第二天,散宜生去相府見子牙,命南宮适和辛甲前往岐山監造將臺。兩人到了岐山,選擇木材、磚石等建築材料,開始著手興工。不久,將臺完工,兩位將領回報了子牙。散宜生回到內庭,向武王報告說:“我奉王命監造將臺已經完成,特定在三月十五日邀請大王前往金臺親自拜見相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