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封列國諸侯 (第2/4頁)
清風隨竹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武百官,子牙不忍離別,還送了一段路,雙方都淚流滿面。後來,李靖、金吒、木吒、哪吒、楊戩、韋護、雷震子,這七人都成為了成就聖人的人物。後人有詩讚美他們:
別駕歸山避世囂,閒來自焚煉丹爐。
修成羽翼超越三界,煉就陰陽越過九霄。
兩耳不聽金紫貴,一身離卻是非朝。
逍遙不問人間事,任憑滄桑化作海潮。
話說子牙別別了李靖等七人,率領隨從返回西岐城,回到相府。到了第二天早朝,武王登上寶座,姜子牙和周公旦出班奏道:“昨天蒙陛下恩賜,讓李靖等人歸山修行,實現了他們的願望,我們非常欣慰。但是有功勞的人,應當分封土地,懇請陛下速速施行,以滿足臣下的期望。”武王說:“昨天七人歸山,我心中確實不捨。現在所有的分封禮儀和儀式,都要按照相父和御弟的提議來執行。”子牙和周公旦謝過恩賜後退下,條議分封儀注和位次都已經準備好,於是周公開始宣讀封號,首先是追封王祖考、太王、王季、文王為天子,其餘功臣和先朝帝王的後裔都被封為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如果功勞不夠五等則被封為附庸。條例都已經確定,周公開始宣讀封號。
魯國:魯國的國君姬姓,封號是列侯。他們是周文王的第四個兒子周公旦,曾協助文王、武王和成王,為國家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後來成王封他為大宰,賜給他扶風雍縣東北的周城,稱為宰周公,負責輔佐天子管理自陝以東的諸侯。然後,他封他的長子伯禽於曲阜,領土面積七百里,賜以寶石和大弓,並被封為魯侯,以輔佐周室。
齊國:齊國的國君姜姓,封號是列侯。他們是炎帝的後裔孫伯益,曾協助禹平定水土有功,被賜予姜姓並稱為呂侯。他們的國家位於南陽宛縣的西南。商末,太公呂望自渭水起家,成為周文和武師,被封為師尚父,協助文、武安定天下,作出了巨大貢獻,被封於營丘,成為齊侯,位列於五侯九伯之上。現今的山東青州府即為其地。
燕國:燕國的國君姬姓,封號是伯爵。他們是周朝的功臣君奭,曾協助文、武安定天下,為周朝擔任太保,食邑在召,被封為召康。他們負責管理自陝以西的諸侯。後來,他的兒子被封為北燕伯,位於幽州薊縣。
魏國:魏國的國君姬姓,封號是伯爵。他們是周朝的功臣畢公高,曾協助文、武安定天下,被封為鎮魏國,位於今天的河南開封府高密縣。
管國:管國的國君是武王的弟弟姬叔鮮,他監督了武庚,被封於管,即今天的河南信陽縣。
蔡國:蔡國的國君是武王的弟弟姬叔度,他監督了武庚,被封於蔡,即今天的河南汝寧府上蔡縣。
曹國:曹國的國君是武王的弟弟姬叔振鐸,武王克服商朝後,封他於曹,即今天的濟陽定陶縣。
郕國:郕國的國君是武王的弟弟姬叔武,武王克服商朝後,封他於郕,即今天的山東兗州府汶上縣。
霍國:霍國的國君是武王的弟弟姬叔處,武王克服商朝後,封他於霍,即今天的山西平陽府。
衛國:衛國的國君是武王的同母弟弟,被封為大司寇,食採於康,被稱為康叔,封於衛,即今天的北京冀州。
滕國:滕國的國君是武王的弟弟姬叔繡,武王克服商朝後,封他於滕,即今天的山東章邱縣。
晉國:晉國的國君是武王的幼子,名唐叔虞,封於唐,後改為晉,即今天的山西平陽府絳縣東翼城。
吳國:吳國的國君姬姓,封號是子爵。他們是周太王的長子泰伯的後裔。武王克服商朝後,封他為吳國,即今天的吳郡。
虞國:虞國的國君姬姓,封號是公爵。他們是周太王的兒子仲雍的後裔。武王克服商朝後,尋找泰伯和仲雍的後裔,最終得到了章已,封他為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