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牙潼關遇痘神 (第2/6頁)
清風隨竹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軍士將徐芳推出去斬首,號令在穿雲關內傳開。武王設宴招待眾將,賞賜三軍。第二天,子牙下令起兵,行進了八十里路,兵臨潼關,紮下營帳,炮響,建立寨棚。子牙升帳,眾將官依次參拜畢,商議奪取關口。
此時,潼關的主將餘化龍有五個兒子,分別是餘達、餘兆、餘光、餘先、餘德。只有餘德一人在海外出家,不在潼關,所以只有餘化龍和他的四個兒子在此守關。突然,外面傳來炮聲,偵察報告說:“周軍已經到達關口紮下營寨。”餘化龍對四個兒子說:“周軍此來,一路都獲勝利,今日到了這裡,也是強大的敵人,必須全力以赴。”四兄弟齊聲答應:“父親放心,我們相信姜尚並沒有多大本事,只是偶爾獲勝,我們相信他過不了這一關!”餘化龍和兒子商議了一番。接下來,子牙第二天升帳,詢問左右:“誰願意前去爭取這個關口?”太鸞應聲道:“屬下願意。”子牙答應了他。太鸞離開軍營,來到關口,向外挑戰。哨馬傳回關內,餘化龍命長子餘達出來應戰。餘達接到命令出關。太鸞看到潼關內有一名將領,穿著銀甲,紅袍飄揚,英俊異常,從關口滾滾而出。他的裝束如下所描述,真的是英俊異常:
“他頭戴紫金冠,名叫束髮,額上有飛鳳裝飾,雉尾插在後。他的面容猶如塗抹了薄薄的胭脂,穿著大紅袍披上連環甲。他腰間佩戴著寶帶,玲瓏閃爍,手中揮動的鋼鞭宛如鐵塔一般堅實。銀色的馬奔跑如白雲飛翔,他的白銀槍也在鞍上閃爍。大紅旗上寫著金色的字跡,潼關首領名叫餘達。”
太鸞大聲喊道:“潼關的領袖是誰?”餘達答道:“我是餘元帥的長子,名叫餘達。我早聽說姜尚背叛,興起兵亂,不守忠臣的本分,冒犯了朝廷的國界,這是自取滅亡之舉!”太鸞回應:“我們的元帥是奉命征討,前進五關,安撫百姓,討伐罪惡,天下眾侯都在商城政治上集合。我們已經透過了五關中的三關,你還敢反抗神靈之兵嗎?快點倒戈,免得你喪命,如果等到關口被攻破,城中玉石都會被燒燬,後悔也來不及!”餘達非常憤怒:“天下大勢已經發生了變化,八九不離十已經不是商朝的領土,豈能僅憑潼關一地而阻止!”他縱馬搖槍,直取太鸞,太鸞手持刀迎戰。兩位將領相互激戰了二三十回合,餘達忽然揮動一面杏黃幡,金光一閃,餘達和他的馬都消失了。太鸞只見餘兆忽然出現,手中槍迅速攔住太鸞,太鸞回頭馬到,但槍已刺中了他的脅下,太鸞翻下馬來——他的三魂已經封印到封神臺去了。餘兆拿到了太鸞的首級,帶回關口,見父親請功,將首級高懸在關上。敗兵回報給子牙,子牙聽到太鸞已經戰死,心情非常沉重。
第二天,子牙升帳,看到蘇護前來,準備前去奪取關口,子牙同意了他的請求。蘇
護上馬,來到關口準備戰鬥。哨馬傳來訊息,餘化龍命次子餘兆出關迎戰。蘇護詢問:“你是何人?”餘兆答道:“我是餘元帥的次子,名叫餘兆。你又是何方大將?”蘇護回答:“我不是別人,我是冀州侯蘇護。”餘兆說:“老將軍,我不知道你是老皇親。老將軍身為貴族,世代受國家的厚恩,應該共同保衛王土,為國家效力,怎麼能忘記了皇室的寵愛,一旦背叛,幫助叛逆,我認為老將軍的行為不合適。一旦武王喪失了信任,到時候被擒,國家陷入危機,受到萬世的責難,後悔也來不及了。趕緊改弦更張,或許還來得及轉禍為福。”蘇護非常憤怒:“天下大勢已經變了,八九已經不是商朝的國土,怎麼會在潼關一帶停下來!”他縱馬搖槍,直取餘兆,餘兆手中的槍迅速攔住太鸞的攻擊。兩馬激戰了不到十回合,餘兆拔出一面杏黃幡,金光一閃,餘兆和他的馬都不見了。蘇護不知所蹤,急忙左右尋找,突然腦後的馬嘶聲傳來,蘇護回身,但太遲了,餘兆已經一槍刺中了他的脅下,蘇護翻下馬來——他的一魂已經去了封神臺。餘兆奪取了首級,回關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