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隨竹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眾諸侯齊聲表示同意,紛紛譴責殷紂的罪行。子牙傳令軍士先去撲滅宮中的火焰。武王對子牙說:“紂王行為邪惡,虐待生靈,而六宮就在我們身邊,宮人和宦官受害更甚。現在軍士撲滅火勢,可能會牽連到無辜之人,所以相父要嚴禁,不要再讓他們受害。”子牙聽從武王的命令,傳令軍士只允許撲滅火勢,不得肆意衝進六宮,殺人或搶奪財物,否則將處以斬首示眾的嚴懲,絕不姑息。眾宮人、宦官、侍衛、軍官紛紛歡呼“萬歲”。
武王留在九間殿,與眾諸侯一同觀看軍士撲滅火勢。他抬頭看見殿東有二十根巨大的銅柱擺列在一旁,於是問子牙:“這些銅柱是什麼?”子牙答道:“這些銅柱是紂王用來製造炮烙之刑的器具。”武王說:“太好了!不僅受刑者遭受了極大的痛苦,而我今天親眼目睹,也感到心膽交裂。紂天子可謂極度殘忍!”子牙引領武王進入後宮,來到摘星樓下,看到一個蠆盆裡蛇蠍翻騰,白骨暴露,骷骨混雜;又看到酒池中風悽悽,肉林下冷露滴滴。武王問:“這是怎麼回事?”子牙回答:“這是紂王制造的蠆盆,用來殺害宮人的;旁邊就是肉林和酒池。”武王感嘆道:“紂天子何等無情,竟然到了如此地步!”他非常悲傷,於是創作了一首詩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成湯祝網德聲揚,放桀南巢正大綱。
六百年來風氣薄,誰知慘惡喪疆場!
他還寫了一首詩譴責炮烙之刑的殘酷:
苦陷忠良性獨偏,肆行炮烙悅嬋娟。
遺魄常傍黃金柱,樓下焚燒業報牽。
隨後,武王前往摘星樓,看到仍有餘火,煙焰未盡,燒得七零八落,還有無辜的宮人的屍體,也有遺骨未燒盡,發出難聞的臭味。武王心中更是難以忍受,便命令軍士將這些遺骸檢出並妥善埋葬,以免暴露在外。他問子牙:“不知紂王的骸骨在何處?我們應該另行檢出,並按禮儀安葬,不可使他的遺骨暴露在天地之間。我們既然是臣下,應該有這份心。”子牙答應:“紂王行為兇惡,招致人神共憤,今天他自焚,實際上是為了報應。如果大王決意按禮葬他,那就是大王的仁慈之舉。”子牙又命令軍士:“檢查遺骸,不要混在一起。要找到紂王的骨骸,準備衣物、衾被、棺槨,按照天子的儀式來安葬他。”這一切都是為了尊重禮儀。後人有詩嘆成湯王業如斯而盡:
天喪成湯業,敵兵盡倒戈。積山屍遍野,漂杵血流河。
盡去煩苛法,方興時雨歌。太平今日定,衽席樂天和。
眾諸侯聽從武王和子牙的建議,按照禮儀處理了紂王的骸骨,不再詳述。眾諸侯隨武王一同前往鹿臺。當他們登上臺階時,看到閣樓高聳雲端,樓閣直插蒼穹,亭臺重疊,殿宇雄偉,欄杆玉石,樑柱金裝,還有明珠異寶、珊瑚玉樹,構成了一座宏偉的宮殿,光彩奪目。這些景象讓人眼花繚亂,心神沸騰。武王點頭感慨道:“紂天子過於奢
靡,耗盡天下之財以滿足自己的慾望,怎能不自取滅亡?”子牙補充道:“古往今來,國家喪亡的原因往往是奢侈而敗亡。因此,聖王屢次告誡子民,‘財富應該用於德行,不要追求珠寶’,這是有深意的。”武王說:“現在紂王已經滅亡,天下諸侯和百姓受到了他的剝削、折磨,被迫受徵收之苦,日日坐在水深火熱之中,床上無法安寧。我們不如將鹿臺上積攢的財富分發給諸侯和百姓,將鉅橋上收集的糧食分給受飢餓之苦的人民,讓萬民享受一天的安康和幸福。”子牙附和道:“大王的話真是造福百姓的良策!應該立刻執行。”武王命令左右分發財富和糧食,此處不再詳述。
接著,後宮擒獲了紂王的兒子武庚,子牙命令將他推到殿前,眾諸侯都憤怒地表示要處死他。然而,武王阻止了眾人,說:“紂王行為不道,都是一些小人和妖婦迷惑了他的心智。武庚又有什麼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