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隨竹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話說聞太師驅兵追趕出西門,一路上旗幡招展,鑼鼓齊鳴,喊聲大作。不表。
黃家父子、兄弟過了孟津,渡過黃河,來到了澠池縣。縣中的主將是張奎。黃飛虎知道張奎的能力,不敢穿越城市而逃,於是繞過澠池城,徑直前往臨潼關。他的家將們慢慢前行,到了白鶯林,忽然聽到背後傳來喊聲和滾滾塵土。飛虎回頭一看,似乎是聞太師的旗號,緊隨其後趕來。飛虎俯身嘆道:“聞太師的軍隊來了,我們如何能夠抵擋?只能束手待斃了。”飛虎看到自己的三子黃天祥年僅七歲,坐在馬上。他黯然一嘆:“這個孩子年幼無知,怎麼會遭此厄運呢!”家將前來報告:“啟千歲:左邊有一支人馬到達了。”飛虎看時,原來是青龍關的張桂芳帶著人馬。又有報告:“佳夢關的魔家四名將領從右邊趕來。”接著又見臨潼關的總兵官張鳳率軍前來。黃飛虎看到四面圍攻的情勢,心知難以逃脫,長嘆一聲,氣憤填膺。
與此同時,在青峰山的紫陽洞中,道德真君清虛道人,因為神仙們違反了殺戒,玉虛宮停止講授道法。待子牙封神之後,他因此四處遊玩。有一天,他路過臨潼關,被武成王的怨氣衝散了身上的祥光。真君撥開雲霧,向下一瞧:“原來是武成王遇到了困難,貧道不能不施援手,哪位前來救助!”真君命令黃巾力士:“用我的混元幡遮住這裡,將黃家父子移到隱秘的山中,等我驅逐了武成王的軍隊,再放他們出關。”黃巾力士遵從命令,用混元幡罩住黃家父子,將他們移到了深山之中,痕跡全無。
與此同時,聞太師的大軍趕到半路,前哨報告:“青龍關總兵官張桂芳前來聽命。”太師傳令:“讓他過來。”桂芳走到軍前,躬身等候。太師問道:“黃飛虎叛逃出朝歌,必定經過關隘,你是否見過他?”桂芳回答:“末將沒有見過。”太師說:“趕緊回去,嚴密防守關隘,不要耽誤時間。”桂芳接到命令離去。接著有報告:“佳夢關的魔家四名將領前來聽命。”太師命令:“讓他們過來。”四天王步行到軍前,說:“太師,我們穿著甲冑,不能行全禮。”太師說:“黃飛虎是否來過佳夢關?”四將答道:“沒有見過。”太師傳令:“趕緊回去,守衛佳夢關,協同捉拿賊人。”四將離去。隨後又有報告:“臨潼關的守將張鳳前來聽命。”太師命令:“讓他過來。”張鳳行至馬前,行禮道:“老將軍,黃飛虎叛逃,是否到過臨潼關?”張鳳答道:“沒有見過。”聞太師命令他加強防守,張鳳接令離去。太師坐在馬上暗自思索:“都說飛虎已經出了西門,經過孟津,為何仍未見蹤影?三路軍隊都來報告,都說未見過他。真是奇怪啊!算了,我就駐紮在這裡,看看他會往哪裡走。”
與此同時,清虛道德真君在空中觀察著聞太師的軍隊不動,他心想:“如果不將聞太師的軍隊趕回去,黃飛虎怎麼能透過五關?”真君隨即將葫蘆蓋施展出去,撒下神砂,然後朝著東南方一揮。他以先天一氣之法,將煉製好的玄功運用起來。片刻之間,聞太師的軍政官前來報告:“啟太師:武成王帶領家將殺往朝歌去了。”太師聽報,傳令回軍
,匆忙追殺,徑直奔向澠池。一路上果然看到前方有一群人擁擠而來,太師鼓動三軍,趕過了孟津。
且說真君在雲中命令黃巾力士將混元幡移開,黃家父子兄弟醒來後,個個如醒夢初,揉眉擦眼,定睛一看,四路人馬的蹤跡已經消失無蹤。黃明嘆了口氣說:“好人自有好報。”飛虎急忙問眾弟兄:“剛才人馬都去了哪裡?趁現在趕緊行動,透過臨潼關才是上策。”眾將聽命,立即策馬前行。來到臨潼關,看見一支軍隊已經紮營阻擋在前方,擋住了去路。黃飛虎命車隊暫停,正準備上前打聽情況,卻聽到炮聲響起,吶喊聲和搖擺的旗幟一同湧現。飛虎坐在五色神牛上,看到總兵張鳳全副武裝,威風凜凜。不禁有詩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