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紅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公主週記:
先生來的次日正午,閒來無事,陰雨綿綿。長安雨季剛至,睡得有些不安穩,終日未見陽光。
三日午後,陰雨不斷,皇叔送來許多吃食,有些疲乏,依舊未見陽光。
四日正午,聽聞太子過幾日將在百草園宴請文人才子,但近幾日還是雨聲不歇,未見日曦。
五日下午,二哥北伐大勝,父皇宴請群臣。但有流言說,太子寢宮摔碎了幾盞琉璃燈,陰雨未停。
六日,沒事兒,下雨,還是睡不著。
七日,依舊下雨,小院門戶緊閉,依舊未見先生,不知他……是否無恙。
……
李牧此時正坐在園中的書房內,心神沉入丹田,於黑暗中摸索。
一般來說,除了少數極其稀少的異類,唐國的修行者是在十三歲左右開始修行,此時筋脈未完全成型,但也可以承受住靈氣的沖刷洗禮。
而所謂修行,可分為“精氣神”三個方面:
精為體,氣為器,神為念。
三者缺一不可,雖然有不同的修行手段,但都不過是對這三種本源的不同使用方式而已。
李牧雖然到現在為止還未正式修行,但其實修行的第一階段也就是—開脈境,早已經被他摸索的一清二楚。
開脈境,顧名思義就是修行者初步感應到了靈力後,透過本能的引導來驅使靈氣,從而打通體內的經脈。
當經脈迴圈暢通無阻後,就會通向丹田的壁壘,而丹田壁壘被打通時,修士也就進入了下一個境界——養靈境。
不過與普通的開脈境修士不同的是,李牧並沒有用靈力來摸索,溫養筋脈,而是用神念探索,甚至無聲無息的直接打通了丹田的壁壘。
換句話說,如果李牧開始修行,他就會直接跳過開脈境進入到修行的第二階段養靈境。
但這也導致了一個問題。
就像之前所說的,修行三個方面如果有一面的能力更為強大,會為修行者帶來許多好處,不論是爭鬥還是修行。
但當某一方面的強大超出了一定的限度的時候,就會產生“失衡”。
比如李牧此時的情況,身體和靈力都未曾修行,但他的神念已經遠遠的超出了其所能承受的極限,並且還在不斷 壯大,夜以繼日從未停歇。
其實在之前他的神念足以打通丹田壁壘時,他的神念就已經超出了這具還未被靈氣溫養的身體所能承受的極限,所以他只能不斷地壓縮,消耗神念。
可以這麼比喻,透過將氣態壓縮成液態,來增加身體能承受的神唸的增長。
但問題是,他第一次壓縮的時候還是一年前,而就在半年前,他已經開始將液體壓縮成固體了。
再產生一次質變的話,他也不清楚會發生什麼。
但他已經有預感,自己身體所能承受的神唸的質,也已經達到了極限。
也就是說,不管是量到極限還是再次壓縮,都不能解決他的問題。如果再這麼放任神念增長下去,他就要真正意義上的裂開了。
所以李牧只能每日進行神唸的消耗,在書院的時候,他就透過閱讀古籍,學習不同的修行方式來運用和消耗神念。
而他現在所做的事情——單純依靠神念來探索丹田——對神唸的消耗會達到一個相當恐怖的速度,也極難控制,一不小心便可能對脆弱的丹田造成難以想象的傷害。
他必須這麼進行下去,因為他不單單要消耗神念,更要弄清楚自己的丹田深處到底……藏著什麼。
“先生?”
李牧收斂心神,推開書房的屋門,正午的陽光和麵前的少女一樣有些刺眼,讓他不禁眯了眯眼睛。
“殿下,有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