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情泣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納入精神世界,從而承載過強的外在力量。這個思路倒是有趣,不過在我看來成功的可能性很低。”
說著,肖自在開口問道:
“項霄,你知道觀想法的核心是什麼嗎?”
“不是心誠則靈麼?”
“是,但你的理解應該有誤。”肖自在點出問題的核心,隨即解釋道:“觀想法本質上來源於人內心的執念,僧侶堅信佛的存在,所以才能在內心構建出佛,也因此,每個僧侶心中的佛都不盡相同。”
說到這裡,肖自在舉例道:
“佛經有云: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因此,你可以將觀想法看做是一種僧侶對於佛的幻想。
而既然是幻想,那就不可能真實存在,只會存在於僧侶的內心世界。
透過炁,僧侶的確可以將內心的幻想具象出來,但將實際存在的法器變成承載幻想的佛,卻是極難做到,尤其是你還要將其與精神世界關聯。
這其中已經不是困難與否,而是本質上互相沖突。”
聽完肖自在的解答,項霄心裡涼了半截,可卻又聽肖自在說道:
“不過你真要做的話,我建議不要用觀想法,而是選用舍利法。
通常來說,舍利法都是高僧坐化之時,以此來將畢生修為凝練的法門,但此法本身就借鑑了煉器師的煉器之法,與你的想法有部分重合,成功率會有所增加。
而且我聽你的意思,你所要凝練的法器應該也是需要有固定形體,還要進入精神世界,那麼選用舍利法的另一個好處就體現出來了。
舍利法,本身就是以高僧經過一生苦修後,極致的信念之力為凝結,與精神世界息息相關。
並且舍利法本身就有根據主觀意識凝聚固定形態的能力,只不過佛家追求圓滿諸德,所以才執著於珠子的模樣。
你要是想的話,完全可以凝練成其他模樣。
怎麼樣?有幫到你麼?”
聽肖自在說完,不管是項霄還是關蝶花,都覺得豁然開朗,一條清晰的思路浮現眼前。
“謝了肖哥,對我幫助很大。”項霄感謝道:“改天請你吃飯,吃‘大餐’。”
最後的大餐兩個字,項霄咬的很重,明顯意有所指。
肖自在聽出話外音,臉上也浮現出滿意的笑容。
“那我就先期待著了,可別讓我失望啊。那就先這樣,我這裡還有事要處理。”
“好,改天再聯絡。”
結束通話電話,肖自在看著昏死在自己腳邊的三個小年輕,眼中紅芒漸起。
“別上頭別上頭,這幾個不能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