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曬臘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2004年6月27日,天氣晴。
今天是高考出成績的日子。
陳詩婷打電話在查詢成績,第一遍,佔線,又打一遍,還是佔線,再打一遍才終於接通。
語文125,數學121,英語101,理綜255,合計602。
不出意外,夢想a大穩了!陳詩婷頓時如釋重負。
她刷的每一道題,熬的每一個夜,吃過的每一份苦,都是值得的。
陳詩婷按下心中的喜悅,調整好心態,她還要上班。
生活需要錢,上大學需要更多的錢。
穩食艱難,她很珍惜這份兼職工作。
陳詩婷是南方人,粵省裡的一個n線城市,在四面環山的山旮拉小農村裡長大的。
陳家家裡往上數,三代人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一年到頭只是會悶頭種地,辛辛苦苦能賺得溫飽三餐,但卻賺不了幾個錢。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眼望到頭這個詞,跟著祖輩一輩子。
肉也就一週三四頓,每次買上幾兩,沾沾油腥味,人才不會寡。這在農村都被人稱上一句好生活了。
青菜疏瓜是自家家裡的地種的,一年四季按季節更替耕種,可以說是自給自足。
村裡人都一樣清貧,有錢的親戚都沒有幾個,更別提有當官的了,村長就是村民眼裡很大的官。
村裡孩子去讀書的幾乎都是男娃,陳詩婷是為數不多能去讀書的女娃。九義是不用學費,但不是全免費,一個學期大幾百的學雜費,還是讓村裡人望而卻步。
有句孩童歌謠,‘讀書無究用,撈魚撈蝦得餐菘’。
所以更多的農村娃兒是小學畢業就跟著大人出去打工,只能說不做睜眼瞎罷了。
陳詩婷直接在村就讀一年級,村校不是一個學校,只是村裡酒堂騰了出來,讓村裡孩子讀書的地方。
就只教一二年級,學生加起來都沒有10人,且只有一個老師教學。
三年級要學英語,村校老師不會教,他們這些學生就需要到隔壁村去上學。隔壁村村大人多,是政府扶持下建的小學。
六點就要起床,七點出門,跟著村裡孩童走上半個小時路程到學校,不算遠。學校各年級只有一個班,全校師生加起來不足250人。
陳詩婷上四年級時,村校就宣佈關閉,原因是學生不足五人,沒開校的必要。從此老師調走了,村裡學生統一安排去上學,村裡酒堂開始閒置。
說是酒堂,正經擺酒吃席的也就一隻手數的過來。這年頭家家都不富裕,有喜事需要請吃酒的,也就請村裡德高望重的老人,村長族長和親一點的親戚,在家擺上幾圍已經算好的了。更多的是家裡有喜事,殺個雞拜拜神,自家人吃頓飯就算擺喜酒。
初中在鎮上讀,那時候連臺新單車都沒有,她撿的是堂姐的單車,至於堂姐撿的堂哥。堂姐初中未讀完就輟學踏上社會大學,在小鎮上這不是個例。
高中在市裡讀,離家百里遠,三年都住校,每月回家一次。
陳詩婷暈車,每次回家都要轉幾趟客運車,客運車站站停,上上落落各式人。
冬天還好,就聞聞汽油味;夏天就難熬,開窗迎面熱,不開窗悶熱,偶爾還夾雜怪味。
小城鎮的客運車不嚴,遇到帶牲口的客人上車,少不得更受罪。
她每每搭車都作嘔作悶,有時會吐的稀里嘩啦。熬到家裡,基本要躺一晚才緩過來。
陳詩婷從小讀書好,也從小就被灌輸了一定要好好讀書,長大了出人頭地掙大錢的思想。前者不負眾望,年年都是年級前三,她深信知識改變命運。後者還在路上……
一句話可以概括,陳詩婷是社會的底層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