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第2/2頁)
灼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參加過多個賽事,後來她出道、畢業就不在校內繼續,但是蘇灼成了團隊的出資人。偶爾也會和團隊內部進行先進知識的瞭解,甚至有時間自己也會動手參與其中。
隨即,蘇灼讓林林聯絡節目組,想約見一下。
事情進行的很順利,第二天節目組導演就和蘇灼見了面,而且聊天內容十分愉快,迅速地達成了共識,即日起準備合約走簽訂流程。
據說,節目已經籌備的差不多了,其他幾個嘉賓已經找好,都沒有蘇灼名氣大。本來節目組也沒想過做一個只靠流量來吸引的節目,而是想真心推廣機器人這種科技文化。
但是,巧合的是節目組有個年輕統籌是蘇灼粉絲,在還差一位嘉賓無法定奪的時候,找出了一些蘇灼早年在微博曬過的房間機器人照片。
節目組才知道她是資深愛好者,這才各方聯絡了蘇灼經紀人。
蘇灼又再次力薦了自己的團隊,節目組也有表示聯絡過,並且達成共識。
因為節目的參與者是多個國家的在校團隊參與形式,分為中學和高校兩部分,國內一流的高校都已經聯絡過。而且節目會在近期就進行第一期的錄製,貌似是請了個國外的專家,最近正好回國可以參與節目錄製。
蘇灼開心到當晚沒有睡著覺,拉著鍾欽錫影片電話。
鍾欽錫自然是看她高興便是高興,兩人聊了大半宿,最後蘇灼還嘆息:&ldo;要是你也你也能參加那個節目就好了你在這方面一點也不弱。&rdo;
&ldo;我現在不行了。&rdo;鍾欽錫笑。
&ldo;可是你以前厲害啊!高中那次比賽要不是你我肯定不行。&rdo;蘇灼回想起來就佩服。
&ldo;那時候的技術哪裡有現在發達,不過國內大學生機器人比賽一直都是小範圍傳播。這種公開綜藝形式倒也是對這個領域的一個傳播擴散。&rdo;鍾欽錫幾分贊同。
&ldo;沒錯,我也是覺得,節目的意義是好的。&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