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第2/2頁)
麥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勒的授意下,根本不跟外交部做任何磋商,就單獨支援日本駐柏林大使大島浩將軍派十名俄國流亡者去蘇聯,用炸藥刺殺史達林。甚至不顧外交部的反對,討好阿根廷總統卡所蒂洛,叫他同德國締結反美同盟;在西班牙,煽動一名親納粹的長槍黨領袖推翻無意參戰的獨裁者弗朗哥;在羅馬尼亞扶植法西斯鐵衛隊上臺。
1941年1月20日, 鐵衛隊在布加勒斯特發難,首都各建築物幾乎都落在他們手裡,只有總理府還由安東奈斯庫本人控制著。情況非常危險,他不得不向希特勒求援。安東奈斯庫在希特勒的支援下,終於平息了叛亂。正當安東奈斯庫追捕政敵時,黨衛隊保安處把鐵衛隊的頭頭們保護起來。然後,給他們穿上德國軍裝,喬裝病號,運到德國。
希姆萊的這個國中之國,國王是希姆萊,但希特勒卻是國中之國的太上皇。
是希特勒和希姆萊共同領導了黨衛隊的整個活動,只從外交這一側面也可見一斑。
希姆萊與其他一些納粹黨的要員所不同的是,表面上他從不捲入權力鬥爭,也從不想把任何一個競爭對手置於死地。他的政治謀略是,讓人感到他根本不想奪權。而是永遠準備屈從於一種更堅強的意志。
希姆萊這一手深藏不露的看家本領,使人們把他看成個沒有野心、奴性十足的人,這一點適應了希特勒的需要。希特勒生性好疑,總認為他周圍的人懷有不可告人的野心,而希姆萊又經常而及時地向他匯報某人準備搞暗殺、某人準備搞顛覆的話況,說得活龍活現。所以,希特勒深信希姆萊是忠實的看家狗。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