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朝朔身上帶著股尿騷味,那是受腐刑的後遺症。他從小就最愛乾淨,為了去掉這味道,每天早晚都要擦洗身體,卻從不讓吾服侍。那時正是冬天,院子裡結了冰,嬪妾怕阿爹摔跤,搶著去給朝朔送熱水。朝朔見是吾來,急忙扯過衣衫將身體遮住。吾想靠近些,卻反而惹惱了他,頭頂那團烏雲登時化作雷雨。吾絞著手巾,想幫他擦擦,手還沒碰著,就被他一個狠勁推到地上,盆裡的熱水翻在身上,燙得吾眼淚汪汪,也不敢叫喚。朝朔愣了愣,俯身要扶,手伸過來,卻又縮回去。
嬪妾趕忙自個兒爬起來,忍著疼,連聲說:&ldo;不打緊不打緊,朝朔等著,阿姊再去打盆水來。&rdo;吾拾起扣在地上的水盆,一隻腳已經跨出了門,聽到朝朔喚了聲&ldo;阿姊&rdo;。
他難得開口,吾趕忙回身。一件寬袍鬆鬆遮住朝朔的身體,他被服侍慣的,胸前紐扣全系錯了。停了一會兒,他用很輕很輕的聲音說:&ldo;吾對不起阿姊。&rdo;朝朔慢慢彎下腰,竟是對著吾鞠了一躬。他身體彎得很低,過了好久也不直起身。吾想扶,又不敢碰他。忽然發現他身前的地上有一滴一滴的水印,方才曉得,原來朝朔哭了,不想讓吾看見。
嬪妾對朝朔說:&ldo;天冷,別著了涼。阿姊打了水,馬上就回來。&rdo;
直到吾出了院子,他仍沒直起身。吾打好熱水回來,屋裡沒有人。朝朔的外衫鞋子都還在,人卻不見了。吾前屋後院找了幾遍,也找不見,跑出去找,到天黑也沒找見。
第二天,朝朔的屍身被人抬回來,說是擺渡人從清江裡撈上來的。朝朔光著腳,身上還是那件系錯了紐扣的袍子。
嬪妾是梅朝朔之妻,按出殯的習俗,入殮前,吾得親自給他換壽衣。吾拿出一件親手做的棉袍,原本打算給他過年穿的。冬天的江水,混著冰碴,朝朔狠心把自個兒投到水裡的時候,該有多冷啊?
給朝朔擦洗的時候,吾拿手巾蓋住了他的身體,吾曉得,他必定在意這份體面。
朝朔走後,阿爹一病不起,臨終前把吾託給阿姑。阿姑是阿爹的堂姐,嫁到齊家生了兩兒一女。齊家姑爹的官當得不小,阿姑的女兒錦繡被聘為二皇子妃,阿姑不放心,讓吾陪著進京照顧錦繡。吾一直在錦繡身邊,後來被默許成為二皇子的庶妃。人人都當吾是梅家女兒,除了阿姑和錦繡,沒人曉得嬪妾其實是梅家的媳婦。
人就像河裡的魚,眼看著日子像流水一樣從身邊過去。後來,二皇子成了太子。再後來,太子當了皇上。錦繡當上齊皇后,嬪妾也成了梅婉儀。吾沒生育過兒女,與錦繡一直都很和睦。
人們都說,梅婉儀這個泥胎木人,竟也有&ldo;遞條子&rdo;的時候。&ldo;遞條子&rdo;是對後宮干政的隱晦說法。哪朝都有不許後宮插手政務的規矩,但後宮打著皇帝枕邊風的名義干政屢見不鮮。嬪妾從梅奉儀當到梅婉儀,三十餘年,多少腥風血雨都刮不到身上,就因為吾從來不沾前朝的事。唯獨那一回,吾破例了。
溫儒年也是廬州人,書香人家的公子,年紀輕輕文采不凡。嬪妾在皇上的御書房,見過這人。當年朝朔教吾的字詞竟讓嬪妾成為后妃中少有的&ldo;才女&rdo;,倒是無心插柳。溫儒年有一張酷似梅朝朔的臉,也許廬州讀書人的臉,看在嬪妾眼裡都是相似的,畢竟,三十幾年過去,朝朔的模樣在吾心裡,早就影影綽綽。與朝朔當年一樣,溫儒年因文獲罪。嬪妾使人往大理寺&ldo;遞條子&rdo;,授意辦案的,對溫儒年從輕處罰,由不臣之罪改判為不慎之罪。嬪妾本想私下裡了結,不想反讓大理寺的人起了疑心。嬪妾在後宮的位份不低,跟皇后沾親帶故,卻從不出頭。嬪妾沒想到,那些辦事的人倒多起心來。有人妄言,溫儒年與嬪妾有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