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經理。1917年起,任山西陸軍糧服總局局長、山西省銀行主任董事兼總經理職,對閻錫山幫助很大。
徐一敬原配劉氏,無出;繼娶薄氏,生一子二女。子名士珏,從事商業;二女名煥青,嫁五臺縣張家莊一家姓康的;大女即徐竹青。
徐竹青從小沒有讀過書,是一個恪守封建禮教的家庭婦女。閻錫山與徐竹青,也和千千萬萬個年輕人一樣,完全是奉行媒妁之言、父母之託結合在一起的,雙方滿意的程度,很難判斷。但婚事辦得是很順利的,鑼鼓喧天,熱鬧一番,新娘就娶回來了。從婚後的關係上看,徐竹青由衷希望閻錫山能好好做人,並常以逆耳忠言指點他。閻錫山對徐竹青也頗尊重,雙方感情良好。
婚後不久,閻錫山跟父親到縣城經營“吉慶長”商號去了。
一、年少經商 早春朝山
對距五臺縣城70華里的五臺山,年少的閻錫山仰望已久,很想去遊賞一次。然經商以利為重,一年到頭,忙於生意,哪裡有閒暇去遊覽呢?好在每年都有兩次朝山的日子,每逢農曆三月、九月,從各地不遠千里來朝山的人,男男女女,絡繹不絕。閻錫山也是等到一個朝山的日子,才隨著父親閻書堂逛了一趟五臺山,償了他久存的心願。
那是1898年4月,一個春暖花開的季節,聽說父親要朝山,閻錫山也要求相隨去,父親從生意考慮,起初並未同意,但閻錫山苦苦央求,堅持要去,做父親的也就只好同意了。父親同意後,閻錫山深深體驗到佛教的一句名言,“心誠則事成”。
巍巍五臺山因奇特的東西南北中五個平頂山臺而得名。其中的北峰為最高,海拔3048米,終年積雪,山谷成冰,大暑七月,時有雪飄,登此山巔清涼無比,故此有人也稱清涼山。一俟暑季,人多到此避夏。
五臺山位居太行之脊,滹沱之畔,是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雄居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在古國北方,再沒有一山如此神奇多姿,在大江南北,再沒有一宇如此名播中外。它肇建於漢明帝永平十一年。肇建人是大月氏的竺法蘭與迦葉摩騰二位法師。由漢明帝於永平八年遣郎中蔡悟到西域所請,從此佛教傳入了我國。他們先到洛陽建築了白馬寺,次年又到山西五臺山建築大孚靈鷲寺。
大孚靈鷲寺為五臺山的首創主寺,歷經千餘年,盛名不衰,以後各代都曾擴建,寺名也迭有更改,其規模之大、佔地之廣,居三大佛教聖地之冠。唐代改為大華嚴寺,宋朝改名花園寺,明成祖時改為大吉祥顯通寺,萬曆年間改為護國聖光永明寺,清代忌諱“明”字,又恢復命名為顯通寺,以後沿用至今。
顯通寺範圍廣闊,共分十二個寺院,經五進,才能到殿中心,由山門水陸殿起,一進為大文殊殿,二進為大雄寶殿,三進為無量殿,四進為千缽文殊殿,五進為銅塔及銅殿。
傳說,文殊菩薩曾以五臺山為道場,所以各個寺廟都供著文殊菩薩像。一進大文殊殿,重建於清康熙四十六年,康熙皇帝用漢、滿文御製“五臺山顯通寺碑”兩座,分列大殿左右,十分雄觀。
二進大雄寶殿,一連七間,重簷疊抱,寬闊無比,極為雄偉。殿高四丈餘,外觀壯麗、氣勢巍峨,為群寺之冠,凡登五臺山者,莫不以先登此殿為願,因為它有雄偉浩瀚之氣,有無量佛存之感。大寶殿,中央塑有三尊巨大的佛像,兩旁塑立著十八羅漢,看起來非常威嚴。加之又另有三尊菩薩,騎青師白象,視之相當飄然,彷彿雲遊天國。凡遊覽的人,一入大寶殿,看到奉祠和尚在焚香誦經、擊鼓鳴鐘,大香爐的香菸繚繞,許多善男信女,跪在地上虔誠禱告,頓時感到身臨佛國,不禁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