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可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實啊,克什米爾爭端的根源,就是英國殖民主義在 1947 年撤離印度時留下的“毒瘤”。這些殖民者拍拍屁股瀟灑離去,卻給後來的人們留下了無盡的麻煩和紛爭。真是讓人咬牙切齒啊!
在 1947 年印巴分治之時,根據“蒙巴頓方案”,克什米爾擁有自主選擇權,可以決定加入印度、巴基斯坦或者宣佈獨立。原本,英國企圖教唆克什米爾“獨立建國”,以維持對這個戰略要地的掌控。然而,當他們發現親印的克什米爾土王有意投靠印度時,便迅速改變策略,蓄意挑起印巴在克什米爾問題上的矛盾,進而介入其中,煽風點火。
巴基斯坦堅信,從地理和經濟角度來看,克什米爾與巴基斯坦猶如唇齒相依。此外,克什米爾多數民眾信仰伊斯蘭教,與巴基斯坦更是心有靈犀。基於此,巴基斯坦主張應當遵循公民投票的原則,讓克什米爾人民自主決定歸屬問題。但他們也擔心該邦的統治者可能會在印度的施壓下屈服,於是,查謨·克什米爾的人民勇敢地站出來,將統治者逐出了土邦首府斯利那加。隨後,他們於 1947 年 10 月 24 日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政府。被趕走的統治者於 10 月 26 日宣佈加入印度,並請求印度出兵援助。
,!
在如此緊張的局勢之下,印度方面如泰山壓頂般對信仰印度教的該邦統治者施加了巨大壓力,迫使他們加入印度。1947 年 10 月 27 日,印度陸軍派遣了一個營如神兵天降般透過空運抵達斯利那加,並在此之後源源不斷地增派兵力進行防禦部署。
與此同時,巴基斯坦軍隊也如疾風驟雨般朝著斯利那加進發,雙方之間的緊張局勢如箭在弦上,一觸即發,終於引發了第一次印巴戰爭。後來,經過聯合國的積極調解,雙方於 1949 年 1 月 11 日達成停火協議,並簽署了《卡拉奇協定》。根據這份協定,停火線得以劃定,將克什米爾地區如切瓜般劃分為印度實際控制區域和巴基斯坦實際控制區域。其中,印度成功掌控了克什米爾大約五分之三的領土以及四分之三的人口。
然而,該地區的歸屬問題猶如一個死結,一直未能得到妥善解決,兩國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此後,雙方再度爆發了兩次戰爭,這不僅導致了東巴最終如脫韁野馬般宣告獨立併成立孟加拉國,更使得巴基斯坦慘遭分裂。上世紀 80 年代初,印度如餓狼撲食般違反《西姆拉協定》關於保持克什米爾地區實控線現狀的規定,搶佔星峽冰川地區,雙方爭奪開始進入新的篇章。
三、印佔克什米爾地區基本情況
印佔克什米爾地區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西鄰巴基斯坦,北接巴佔克什米爾、阿富汗及中亞地區,東與我新疆天空地區和西藏阿里地區接壤,南連印度喜馬恰爾邦,總面積 952 萬平方公里,設 1 個查謨克什米爾邦政府,下轄 14 個縣。總人口 5475 萬人,主要為克什米爾族、拉達克族、旁遮普族,大部分居民信仰伊斯蘭教,少部分信仰印度教、喇嘛教。居住在鄰我邊境地區的拉達克族和瓦罕族與我境藏族和塔吉克族在人種、語言、宗教和風俗習慣方面基本相同,各民族之間交往頻繁,關係密切。
印佔克什米爾地區的空氣稀薄得彷彿能讓人窒息,冬季氣候乾燥、嚴寒,夏季氣候炎熱,降雨量少,列城地區年降雨量不到 100 毫米,5、6 月份特別乾旱,風沙很大。主要河流有印度河及其支流什約克河、努布拉河、薩斯卡爾河和羌臣摩河。主要湖泊有班公錯、莫拉湖和喀爾湖,它們宛如一顆顆鑲嵌在大地上的藍寶石,熠熠生輝。
交通運輸主要依賴公路,其中最重要的道路當屬斯利那加至列城公路,這條公路全長 386 公里,宛如一條蜿蜒的巨龍,貫穿印佔克什米爾地區,成為東西向的交通大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