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荊州,荊州! (第2/4頁)
吃瓜的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葛亮上表長安朝廷,封文聘為宛侯,食邑兩千戶。
宛城是文聘老家,也是三國時期的天下第一大縣,人口眾多。據《後漢書郡國志》記載,南陽郡有口兩百四十四萬。要知道,同時期的漢朝兩都,河南尹才一百萬口,京兆尹才二十八萬口。
封文聘為宛侯,既是漢朝非劉姓臣子能達到的最頂級的縣侯爵位,也是作為一個宛城本地人的最高榮譽。
至於食邑兩千戶,雖在魏制看來不算很多,比如張郃食邑就超過四千戶,司馬懿後期食邑竟達到驚人的好幾萬戶,但在大漢國中,兩千戶已經是最高的檔次了,只有諸葛亮、趙雲、周默、劉琰、李嚴五個人,達到了兩千戶這個水平,這是四位託孤重臣和一位資歷最老的元老。
之所以給文聘頂格待遇,一來,當然是因為文聘舉城投誠,立有大功;二來,犒賞投誠人員,尤其是高階別投誠人員,是三國時代的通例,如黃權投魏,夏侯霸投蜀,乃至於劉禪投晉,都是頂格待遇。
三則,文聘在魏時,官職已經是江夏太守,後將軍,封新野侯。新野侯本就是縣侯,想要再提拔一下,只能從小縣換大縣。
而至於文聘的具體軍職和官職,丞相府還在對戰後功勞的統一封賞進行商討,到時候會一起公佈。
同時,封孫禮、鄧艾、王肅等降將為都鄉侯,其餘大小降將,也皆有封賞。
透過封賞降將,尤其是封文聘為宛侯的頂格封賞,已經足以安定降將人心。
二,安撫各地大小士族豪強。
東征勝利之後,新附之土地,尤其是洛陽,南陽,襄陽,地方富庶,人口眾多,本地士族豪強林立,根基十分深厚。
如今,曹氏離開,劉氏前來,所有士族都在暗自觀望,想看看諸葛亮將會如何對待他們,會不會觸動到他們的核心利益。
如果既有利益絲毫沒有受損,他們便會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如果利益損失了一些,但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他們便會罵罵咧咧地忍受下來。
如果利益嚴重受損,到了不可接受的程度,他們就會陽奉陰違,明裡暗裡抗拒新官府,讓新朝的統治很難落實到基層。若是朝廷逼得急了,甚至於鋌而走險,召集百姓,發動叛變,也不是沒有可能。
而所有利益中核心的核心,便是土地和稅收政策。
諸葛亮以丞相府名義下詔,因為今年打仗對百姓耕種生活造成了影響,朝廷決定,所有新附之土地,無論是自耕農還是富家大姓,皆可以免稅兩年。
朝廷還將派農業技術官僚,深入民間,興修水利,教授農藝,提供新式耕具,優良種子。但只有一個前提,就是每到一地,都會將土地重新丈量,登記造冊,以方便統一調配資源。
同時,所有曹魏官營的屯田區,即設立在郡縣各地的典農校尉,典農都尉,典農中郎將,全部取消。所得土地,一部分分給無地的屯田農,讓耕者有其田,重新建立鄉亭村落的基本秩序。
另一部分,則改為大漢軍屯,為軍隊生產軍糧。
大漢軍屯,與曹魏屯田,看上去比較類似,都是用軍事化管理的辦法進行種地,以最大限度提高產量。
但二者的區別卻是本質性的。
所謂曹魏屯田,其實就是軍事化管理的半農奴制,不僅將百姓視作奴隸,甚至將底層士兵也視作奴隸,剝奪他們的自由,並將他們的絕大部分的勞動成果都據為國家所有,只留下僅能賴以生存的基本物資,以驅動曹魏這架龐大的戰爭機器不停運轉。
而諸葛亮的大漢軍屯,在漢中地區和關中地區都已經有成熟的先例,其中的勞動力以軍人為主,顧名思義,軍屯,只對軍人有強制性。
對前來服勞役的百姓,則是完全按照律法規定的勞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