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府仙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伴著大量清氣自舟底溢位,飛舟逐漸漂浮了起來,達到一定高度後,琉璃罩上不斷髮出閃光,受此吸引,清氣不再向外散溢,而是包裹住舟身,構成了濃郁的氣團。

破碎的運石被送至舟尾,轟然炸裂,推動著飛舟向西北前進。

……

“砰砰。”

敲門聲傳來,沈致收起道書,招手開啟了房門。

一位長裙侍女提著食盒,規規矩矩欠身行了一禮,敬聲道:“打攪上修了,小女為上修送來餐食。”

“嗯,放下吧。”沈致淡聲道。

侍女放下食盒後,又行了一禮,便要退去。

沈致突然開口道:“等等。”

侍女身形一滯,問道:“請問上修有何事?”

沈致詢問道:“你可知道天嶽村的情況?飛舟上可有天嶽村的人士?”

侍女緊繃的身體放鬆了下來,老實答道:“小女只知天嶽村在洛永縣境內,十分偏僻,那兒的住民都是耕田為生,定然不會有人乘坐飛舟的。”

沈致道:“沒有他事了,你下去吧。”

侍女退下後,沈致暗自思量,他已經問了不少舟上的人,凡是聽說過天嶽村的人答覆幾乎都是一樣的,這與他所知並無差異,只有去洛永縣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資訊了,但他其實並不抱太大希望,因為若天嶽村真是如此,那幾乎不會與外界有什麼交流。

次日卯時,飛舟抵達了洛永縣。

出了空港,沈致又遇到一群教徒在攔人傳教,洛永縣的教徒比彩波城要多上不少,數個教派爭相拉扯,就差大打出手了。

他腹中飢餓,不願浪費時間,快步從人群中穿了過去。

吃過朝食後,沈致徑直前往縣府檢視洛永縣縣誌,蘭海州的各縣縣誌都是開放的,任憑查閱的。

一番搜尋後,沈致發現了天嶽村的書卷。

大致內容是,天嶽村,在洛永縣城以北二百餘里,天嶽山脈深處,是自古就有的聚居之所,以耕耘為生,氏族觀念深重,幾不與外界交流,僅每年派數人前往附近的城鎮交換所需之物,因其村並不富足,故縣府也未曾收取過稅款,僅是每隔十年派人前往村中統計情況,撰寫縣誌。

洛永縣上次派人前往天嶽村已是八年前的事了,當時村中共二百餘口人,約開墾了千畝田地,以村老為首,至於現在的情況,那就說不清楚了。

出了縣府,沈致自覺再查也不會有更多資訊了,便決定直接前往天嶽村。

既然做了判斷,他也不拖泥帶水,起了遁光,化作一道青色長虹破空而去。

天嶽山山巔。

沈致皺緊眉頭,眯眼望著下方的村莊。

風雪很大,不過一會兒,沈致的身上便蓋上了一層薄雪。

他鬆開眉頭,抖掉身上的積雪,嘆了一口氣,問玄之術並沒有給出任何提示。

他重新皺起眉頭,片刻後,沈致駕起遁光,朝山麓處的城鎮中去。

待他回道天嶽山時,已經站在了天嶽村的村口,身著厚重棉衣,揹著一個覆滿積雪的藥筐,雙手好像凍得發紫。

他走進天嶽村,大喊道:“村裡有人嗎?”

近處屋簷垂下的冰凌掉落了幾根。

不少視窗被推開,露出裡面的村民來,一扇房門被大力推開,走出一個大漢,對沈致大喝道:“你吼那麼大聲幹什麼。”

沈致理直氣壯道:“風太大,聽不清。”

大漢聞聲一滯,他仔細打量了沈致一下,問道:“你是誰,來我們村裡幹嘛?”

沈致指了指背上的藥筐,回道:“我叫李朝陽,住在鎮上,前幾日想上山採點藥材,沒想到大雪封了山路,回不去了,故來貴村求助,能否借

武俠修真推薦閱讀 More+
我就是道,爾等臣服

我就是道,爾等臣服

那年明月光
大道萬千,終歸於一。</p> 各位書友要是覺得《我就是道,爾等臣服》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裡的朋友推薦哦!</p> 我就是道,爾等臣服:</p>
武俠 連載 146萬字
挽山河

挽山河

四兩碎銀
關於挽山河: “君此去可殺仙人否”“三尺青鋒,笑仙人不自量力爾”
武俠 連載 13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