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大灰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姚傑的強勢干預之下,大漢很快基本恢復了靈帝時期的統治疆域,就連剩下的幾家諸侯中,公孫瓚在呂布大軍到達之前,明白了朝廷局勢,立刻選擇了投降。
漢中張魯的五斗米教,在姚傑的天帝身份面前,也完全沒有抵抗的資格。
而當女王號到達益州宣佈了朝廷詔令的時候,劉焉這原本就重病的老頭子直接給嚇死了,兒子劉璋立刻選擇投降。
也正是在這中局勢之下,姚傑又幹了一件大事兒。
漢初劉邦曾遷戰國時期的六國地方宗族勢力修長陵。
漢武帝時劉徹也曾下達遷茂陵令——財富三百萬錢以上的富戶豪門,遷徙到茂陵給自己修陵墓。
兩者都是軟拆遷命令,只要你遷移了,你對我就是忠誠的,我賞你20萬錢的拆遷費,賞你貴族的身份,就是你原本的良田得低價賣給我。
但如果你不願意,那你就是對我不忠誠,我要對付你了。
其目的,就是達到削弱世家門閥的勢力。
雖然治標不治本,但也是很有效的舉措。
既然高祖和武帝都可以做這樣的事情,姚傑身為天帝做這個事情不過分吧?
當然了,身為天帝的姚傑是不需要建陵墓的,但是以太一的名義建個祭壇廟宇什麼的不過分吧?
這要是誰敢不同意,可不是什麼忠不忠於漢室的問題了,這是不敬天地,要受到天譴的。
在傳出幾個私底下出言不遜的豪族族長遭天譴被變成了畜生的訊息傳出後,什麼抵抗都沒有發生。
於是這一下不僅朝廷得到了無數的良田,大大的削弱了地方,充實了中央。
姚傑自己也是賺的盆滿缽滿……門閥們遷移的同時,很識相的獻上了大量的珍寶。
白銀銅錢都不要,直接丟進國庫,黃金太重,精煉過後也只留一部分。
各種珠寶玉器不是精品的都不要。
而在東漢停留的幾個月裡,姚傑也沒有放鬆對劉協的教育。
雖然不能教歷史,但是以萬界的名義,將各個還沒出現的朝代以及各個外國王朝一個個單獨拿出來作為範例還是可以的,另外李世民寫的《帝範》,也是一部很不錯的君主教育典籍。
而除了教這小子怎麼當皇帝之外,姚傑也沒有忘記造紙術、印刷術以及建立在這兩樣東西基礎上的科舉制度給劉協安排上。
遷移天下富豪治標,科舉制度才是治本,但科舉制的基礎條件打破知識壟斷,造紙印刷術是必須的,雖然漢朝已經有了蔡侯紙,但事實上這種紙因為質量成本等問題,並沒有能夠取代絹帛和簡牘,所以即使是三國時期,應用最廣泛的還是竹簡。
一直要到魏晉南北朝時期,造紙技術進一步發展之後,才開始真正的大規模使用。
而印刷術更是要到唐朝中後期才普及。
這兩項東西發明難,但如果擁有技術之後應用卻非常簡單,普及知識時間問題。
至於四大發明中的另外兩樣……指南針不需要姚傑發明,這玩意兒上古時期就有了,而火藥……這是個潘多拉之盒,姚傑思量再三之後,沒有放出來。
除此之外,姚傑也沒忘記給劉協教教地理,以及航海的好處。
土豆、玉米、紅薯也安排上。
同時和康茂德一樣,也沒忘記提一嘴中亞那邊某些出現的異端的事情。
就這樣,一邊享受,一邊在對劉協的嚴厲教育中,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一轉眼就到了迴歸的期限。
在離開之前,姚傑按照曾經說過的那樣,帶著劉協往羅馬去逛了兩天,見識了一下羅馬文化,和康茂德這個便宜侄子打了個照面。
將劉協送回大漢之後,姚傑便帶著一群過足了古代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