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無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電影拍攝完成,意味電影進入後期製作階段。
擺在劇組面前的第一項工作是沖洗膠片,膠片不沖洗出來什麼也幹不了。沖洗膠片這事張然不敢馬虎,要是沖壞想哭都沒地方哭去。
因此,製片組送膠片去北平洗印廠的時候,張然反覆叮囑一定要找老洗印師,要找老配光師,要做到萬無一失。
在膠片送去沖洗的同時,張然召開了一個後期工作會議,將剪輯師、聲音剪輯,錄音組、聲音剪輯,以及特效團隊集中在一起,對後期工作進行佈置。
特效是後期的重中之中,張然打算親自盯。不過這樣一來他就沒時間做剪輯,沒有辦法,只好邀請學校的剪輯老師周新夏擔任剪輯師。
電影的膠片沖洗出來,確認沒有問題後,張然把需要做特效的幾個鏡頭挑選出來,進行了簡單的剪輯,然後帶著膠片來到了華龍數字。
華龍數字是中影集團的下屬企業,國家專案,擁有國內最先進的裝置。張然到華龍來,主要是將這些需要做特效的鏡頭轉換成數字格式。
幾個特效鏡頭需要用電腦軟體摳圖,需要跟製作的3d模型合成,在膠片上肯定沒辦法做,必須轉換成數碼格式,這樣才可以在電腦中進行相關製作。
現在好萊塢電影拍攝完成後,基本上都會把電影膠片轉換成數字格式,在電腦中進行素材編輯、色彩調整、後期合成、特效處理、字幕混合等相應的處理,這叫數字中間片。
不過國內還沒有大規模應用這項技術,一個是國產電影特效少,根本不需要,另外一個是錢的問題,規範的數字中間片製作需要50到60萬。對很多國產電影,尤其是中小製作來說這不是一個小數目。
張然那點可憐的錢自然不可能把整部電影做成數字中間片,他送來轉換數字的只有需要做特效的幾個鏡頭,加起來不到五分鐘。
來華龍之前,張然專門向電影頻道的人打聽過,知道做數字中間片得找輸入輸出部,就直接奔輸出輸入部而來。
張然走上三樓,看清楚門上的銘牌,敲開了一間辦公室的門:「請問,做數字中間片是在這吧?」
辦公室裡坐著三個年輕人,趴在各自的電腦螢幕前聚精會神的忙著,電腦音箱不時傳出的「嚯嚯」的聲音,是網遊《傳奇》砍怪的聲音。聽到張然的問話,有人抬頭看了一眼:「你要做數字中間片?」
張然走進辦公室,把膠片盒取了出來,道:「是的,做五分鐘。」
左邊那個年輕人站起來準備給張然倒水,一聽這話又坐下了。中間一個長頭髮的年輕人,問道:「你只做五分鐘?」
張然點頭道:「是的,劇組經費有限,不可能全部都做,只能把特效部分轉成數字,方便做特效。」
「做特效啊,你打算做什麼特效?」
「綠幕合成和3d建模,不過你們太貴,我根本請不起。只做膠轉磁,隨便調一下色就可以了。」
聽到這話,對方的口氣變得冷淡起來:「按規定我們只給完整的電影做數字中間片,要不就是轉數字和特效一起,你拿五分鐘的鏡頭轉數字和調色也可以,要20萬!」
一部完整的電影才五六十萬,現在只做五分鐘轉數字竟然要收20萬,這擺明是刁難!張然眉頭微蹙,不過賠笑道:「我們這部電影是跟電影頻道合作的,都是一家人,幫幫忙吧,這麼高的價格我們承受不起。」
「電影頻道也一樣,沒辦法,機器開動就要收費,成本很貴。」
如果是別人可能就信了,但張然知道清楚數字中間片到底是怎麼回事,皺眉道:「沒那麼誇張吧,我不需要你們做什麼後期處理,只需要你們用膠片掃描器把膠片轉換成數碼格式,然後用達文西系統調一下色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