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第1/2頁)
糕糕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三天後,也就是九月十三日,和張愛玲她們預測模型的結果一樣,e1和e2再次進行了交尾,隨後e1產下了第四條惡鰩,張愛玲給她命名為e4,第三條則命名為e3。
與此同時,在“不周山”裡,一次撞擊實驗剛剛完成。
張肇先和陳生和觀察著各個觀測點的資料,在看到七號觀測點的時候他們停了下來,陳生和指著螢幕上的一個點說:“老張,我們找到173號元素了,就是它沒錯,我們成功了。”
“嗯,我看到了。”張肇先說:“浸泡過‘靈龍’的海水確實會存在大量的‘肆能子’,不過濃度還是偏低,‘肆能子’這種類原子異結構應該是態轉換過程中的殘餘產物,或者是過渡產物。”
“走吧,我們去七號觀測點看看。”他又說。
環形隧裡的列車將兩人送到了七號觀測點,一起過來的還有王強和秦斌。
七號觀測點內,電腦螢幕清晰地將173號元素的原子結構呈現在了眾人面前,它是如此的完美,完美到令人心悸,完美到根本就不可能存在於世間一樣。
“就是它了。”張肇先握著拳頭說。
王強和秦斌也是一臉喜色。
他們的猜想得到了驗證,173號元素確實是由“肆能子”在經由高速撞擊後產生的。
“張教授,我們能把它分離出來嗎?”王強冷靜下來問,實驗的最終目的還是要進行實際應用。
“不能。”張肇先說:“我們現在的技術手段還做不到把一個單獨的原子分離出來,它們實在太小了,小到我們沒有工具能抓住它們。”
“那我們能繼續實驗嗎?”王強繼續問:“就是有足夠多的173原子能聚集到一塊,聚集物大小達到使我們能用工具抓取的程度。”
“不能。”張肇先繼續否決了他的提議,“對撞機理論上是能做到這種程度的,但是‘肆能子’樣本數量太少了,我們還沒弄明白‘肆能子’是如何轉換成173的,只有能明白原理後,才有可能量產。”
“不是都能透過對撞機提取核彈原料嗎?”秦斌問。
“不一樣的,這兩者完全是不同的概念。”陳生和解釋:“用對撞機提取核原料一般說的是靶向撞擊,但是我們現在要做的是直接用相同的‘肆能子’直接相撞產生173。”
王強想了想說:“那可以用靶向撞擊啊,我們先用經過提純後的含有大量‘肆能子’的海水樣本作為標靶,同時使用同樣的海水作為轟擊流,這樣不就行了嗎?”
“難度很高。”陳生和說:“不是說不能做到,這要用到大型分離機,而且產量會很小,比提取核原料還要困難,而且我們不能保證‘靈龍’會一直生產‘肆能子’,萬一它停止了生產,我們就沒辦法了。”
一陣沉默,巨大的困難如大山一樣橫在眾人眼前。
還是王強率先打破了沉默,“我們做不了這個決定。我認為無論如何我們都要試試,要不向上面彙報一下。”
“不用匯報了。”張肇先說:“回來之前楊教授給我叮囑過,上面對於我們的研究決定進行無限度的支援,我們做個計劃,立馬開始實施。”
“什麼樣的計劃?我們第一步做什麼?”王強問。
“我們要取得173的計劃。”張肇先說:“第一步先收集大量的‘肆能子’海水樣本,第二步就是離心機提純,第三步就是進行撞擊實驗了。”
王強點點頭表示明白,轉而又說:“我們有原子級的離心機嗎?”。
“不用原子級的離心機,用提取核原料的離心機就行,當然有原子級的離心機是最好不過的。”張肇先笑了一下說,“這種事交給中核工業他們去處理,在這行他們可是專家。”
“那就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