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9 章(天策上將瞭解一下22...) (第1/6頁)
初雲之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軍隊大抵是世間最信奉強權的地方,也最容易為強者所打動,因而心生敬慕。
此後數日,李世民每日清早離開居住的軍帳時必發一箭,待到上午操練結束用飯之前再發一箭,無需任何言語,士卒欽佩,軍心自然歸順。
朱元璋不由得道:“常言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真正舉世無雙的強者,又何須強求口舌之利呢!”
其餘人也紛紛附和:“正是如此。”
李世民並不單純只操練軍陣戰法,隔三差五的也常帶人在德州附近舉行真人演練,大亂之世,盜匪四起,不乏有聚眾為亂之人居於德州附近,他先後率軍一一將其剪除,穩定治安。
與此同時,又與衛玄成商議盡力恢復德州耕作,減少稅收。
衛玄成意味深長的看著他:“難道百姓就不想恢復耕作嗎?如今成年男子多半被強徵入伍,田壟間多是婦孺老邁之人,即便有壯年男子在,也不敢露面的,至於稅收……固有的份例被裁減掉,卻叫魏王殿下從何處去湊足軍費?”
李世民正色道:“如今魏王坐擁幾十萬大軍,征討叛軍綽綽有餘,再到幾乎被榨乾所有徵兵潛力的德州來捉人,又有何益?自古以來,哪個常勝將軍靠的是人多勢眾呢!”
“至於稅收,如今天下民生凋敝,德州雖然算是富庶之地,卻也岌岌可危,再去橫徵暴斂,豈不是殺雞取卵,即便能得到一時的滿足,卻也是斷送了未來的無限可能!”
他馬上定了主意:“以我的名義下令,德州境內的成年男女皆有其田,今年秋收之前,絕不在此地徵兵,賦稅也裁減到叛亂髮生之前的水準!”
旁邊有人面露難色道:“此事一出,將軍只怕當真要自絕於魏王了。”
彼時餘盈盈在側,聽罷為之莞爾:“不謀全域性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你只覺得如此只怕見罪於魏王,卻不知如此為之,才能叫德州百姓盡數歸心。”
其人面露疑惑。
蕭明澤道:“山東之地向來安土重遷,他們世代生活於此,更不願輕離故土,可要是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只怕想不走都難了。”
她溫聲解釋:“如今李長史給了他們安穩,讓他們得以繼續耕作,維繫著戰前的狀態,又掃清周遭流寇,革新吏治,離開了這裡,他們到哪裡去找比這兒更好的安居之所?”
“魏王徵兵,需要強權逼迫,但李長史若是徵兵……甚至於不需要多說什麼,百姓們便會自發的拿起武器走上街頭,不僅僅是為了保護德州,也是為了保護他們自己的平穩生活!”
眾人為之拜服:“長史遠見,我等望塵莫及!”
……
李世民估摸著時間,錢倫之死和濟王之變的文書,此時只怕已經送到了魏王案上,再加上自己近來在德州的諸多動靜,只怕用不了多久,魏王便要遣人來興師問罪了。
他如此盤算著,也做好了最壞的準備,不成想早在魏王發作之前,德州在慶州的細作便送了訊息過來——朝廷對慶州興兵了!
饒是李世民,聞訊也愣住了,回神之後展開地圖去看,百思不得其解——叛軍未曾清除,魏王再如何心懷不遜,也終究跟天子和太上皇一樣,同是李家子孫,怎麼都窩裡鬥起來了?
滕忠更是直接訝然出聲:“毛家還在北邊虎視眈眈,天子再如何忌憚魏王,也不必非趕在這時候動手吧?”
李世民為之默然。
衛玄成卻問了一個相當關鍵的問題:“天子對魏王用兵,名義是什麼,主將是誰?”
那細作回道:“太上皇臥病,思念皇弟,天子急召魏王西行,魏王遲疑不前,天子指責他圖謀不軌,怒而發兵,至於主將……是近來聲名鵲起的李嶠。”
李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