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說道,聽著姜玲玲是村裡戶籍,那還要繁瑣一些,不過看在同一家老顧客,中間費用也就不多收。
“那這麼說,要是鎮裡的人家,給衙門過戶的費用就會少,而且我們村裡買的話,還得經過村長的手,或者族長?那你說的立鎮戶又如何呢?我看我這戶是無法遷出的。”
“還有一個法子,我們是誰,立戶有什麼難的,你完全可以有兩個身份,在鎮裡有戶,甚至名字可以重新取,用這個名字的印鑑和指紋對應的上,那就是你的東西,只不過這一個戶得要五錢銀子,還不如村裡過戶,手續上一錢銀子就夠了。”
“新的身份?”姜玲玲驚喜的說道,倒是見識了,這古代資訊系統不發達,沒有聯網,造個戶籍身份還不是簡單的。
牙婆帶著姜玲玲到了城北,直接在一個街道停了下來,掏出一串鑰匙,開了門。
“你看這個小鋪子,賣布正合適!”
姜玲玲看著鋪子已經不算小了,後面也挺寬的。“這個鋪子有些大了,我就是開個小吃攤子,用不了這麼大的。”
牙婆原來誤解了,原想著蘇掌櫃家裡人也要開個布鋪呢,小吃攤那就要小的,雖然她收的費用也會少,但好歹是門生意,現在生意越來越難做了,稅賦加了,這鎮上許多小吃攤都關門了。
牙婆也就想著帶著看了她手上的小鋪子,“攤子嘛,城北鋪子一般都挺大的,我們得往城東走。”
姜玲玲跟著牙婆看了好幾家小鋪子,不是巷子太窄,擺不了幾張桌椅,還有價錢太貴,多看看價效比高才對,而且要看周圍居住人口,架構,同型別商鋪等等,都在心裡快速謀劃著,始終沒有下定主意。
“對了,這街尾還有一家付家賣吃食的鋪子……”牙婆說道:“全部的小食鋪子這是最後一家了,其他都是大鋪子或者不是賣吃食的,要是全部都不行,那我可就無能為了!”
姜玲玲點點頭,這好戲一般都在後頭嘛,她得看看這是什麼寶藏鋪子了!
此時,街尾的道路越來越熟悉,車也在一家掛了旗帆的小食攤子前停下。
姜玲玲兩眼一黑,那不是胡鬧婆子的“付家小食”攤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