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沒有媒婆說的那麼好!
同樣沒有工具的村裡人,做的比較慢,但一家人一起做,全族加起來可不老少啊!
姜玲玲拿著篩簍到了山地,看著棉花,想著今年還有新棉被,心裡暢快多了,採花椒的事情也是輕鬆的哼著小曲完成的。
回到家開始研磨幹辣椒,還有其他調味品,油潑辣子再次上新,香味一下子四溢位來,姜玲玲滿意的給自己點贊,讓李氏把建高帶回來的鮮魚處理乾淨,自己就開始調麵糊,將魚肉打碎,蘇建高兩口子好奇的看著姜氏將一個個圓圓的白丸子放進油鍋。
一篩子魚丸就這麼出鍋了!
姜玲玲燒水放了粉絲,各種青菜,丸子,一碗加上一些辣子,一碗放了平常的調料,噴香美味的簡易版麻辣燙就做好了。
“嚐嚐口味。”姜玲玲自己自信是一回事,顧客口味還得另說。
李氏吃的是不辣的,但每樣東西都很好吃,特別是魚丸,裡面還有爆汁的魚肉,她在家吃的最多的就是魚,沒想到魚還能這麼做。
蘇建高吃的是麻辣的,一口下去口感被麻辣喚醒,比上次在家裡吃的還要好吃,魚丸也是讚不絕口。
“你們說好我就有點信心了,後頭趕集,咱們就做吃食,一來賣些粉絲,不至於砸在手裡,二來看下咱們做吃食攤子有沒有出路,就是這火灶得拉過去。”
“娘,咱們家不是有輪車,我來拉,大不了我早點去,不要一個時辰我就能到鎮裡,要坐第一趟牛車,估計後頭要趕集的人肯定也多。”
“這要是來回拉,可累人呢!”姜玲玲說道。
“沒事,娘,我覺得這吃食可做,一碗兩文,有了青菜和魚丸,那粉絲自然放的更少了,那可比直接賣粉絲還利潤高,少賣一點也沒啥,總比降價賣粉絲要好的多。”蘇建高說道。
“可為啥會降價賣呢,要是村裡大家做粉絲,都按照十三文的價錢零賣的話,可能只是我們少賣了……”李氏說道,她還對粉絲作坊買賣有些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