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未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七位大儒齊聲開口,聲音不大,卻落在了每個人耳中。
所有人都知道,此次龍源大會最終的勝利者出來了,不是之前看好的宗派亦或者王派,而是南派,而這一切,只是因為一個人的出現。
而對此,幾乎在場所有儒家學派的人都沒有任何意見。
畢竟《中庸》出現後,他們都能揣摩出其中意義。
更為重要的是,還有聖人意志降臨。
所以此刻每個人都站起身來,表示認可了這個結果,也為了表示尊敬。
龍源大會,天下儒家讀書人都在關注,但凡能夠奪魁者,日後必然會吸引更多的目光,而宋知書代表了南派儒家,相信從今日之後,想要加入的讀書人也會更多或。
雖說有些人對此心中不由有些惋惜,但也沒有怨言。
儒家就是如此,爭的時候會一爭到底,可若是結果已經定下來了,就不會再多說什麼。
何況這還是聖人都認可的。
“不曾想,這龍源大會的奪魁者,最後還是落在了宋知書頭上啊。”
此時在看臺上,蜀山劍宗長老臉上浮現出一抹驚奇之色,他對於宋知書的瞭解並不算多,但也知道對方在儒家上很有天賦,也深受掌教認可,所以才會力薦對方代表蜀山成為散修盟道子。
可沒想到,宋知書居然直接在龍源大會上拔得頭籌。
他之前可是知道,南派儒家本來是沒有機會的,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對方。
“是啊,我沒有沒有想到。”
旁邊,太昊劍宗劍宮長老也在這時候開口,眼中帶著些許思索之意。
現在他也明白,為何掌教對宋知書如此之看重了,此人未來的潛力會很高,單單在儒家方面,就不會下於大儒,再從那各大學派大儒們的反應來看,怕是有可能走上聖道。
劍宮長老清楚,掌教對於道子慕長歌,其實一直都有防範,但沒有表現出來而已。
而看重宋知書的原因,怕也是很有可能是為了做某些準備。
不過劍宮長老並未深入思索下去。
總而言之。
宋知書很重要就對了。
尤其經過此次龍源大會之後,對方的名字,會再一次被眾人熟知。
“宋道友啊宋道友,你究竟有多少驚喜,是我還不知道的啊。”徐長御則看向會場中心的宋知書,眼中帶著好奇和敬意,如果說之前他和宋知書平等相交,除了被掌教看重之外,還有就是性格使然。
但現在不同,徐長御清楚,即便沒有那些個附加條件,宋知書也能夠走的很遠。
一出手,便在龍源大會上拔得頭籌,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啊。
他心裡很相信,對方在未來的成就一定比想象中更高。
而在大會第一確定之後。
接下來就沒什麼大事了,無非是此次大會成功舉行後,各大學派發表一些感言之類的,很正常也很無聊,但每個人都認真聽聞,沒過多久,十年一度的儒家盛會,就這樣結束了。
宋知書一直與身邊的宗禮和李策玄二人交談。
這兩位儒家年輕一輩的讀書人,雖然接觸的並沒有多久,但他能看出來二人品性都很不錯。
李策玄屬於王派,作風比較強硬和利落,而宗禮則是謙謙有禮,三人在交談的時候,如正常好友一般,宋知書對於他們的印象,也是很不錯的。
但知道不能再留下去,否則各大學派的人來,怕要又進行拉攏。
所以他便與古云大儒直接離開。
後面的事情,則由曾庸等南派大儒解決。
不久後,宋知書回到了南派儒家駐地,沒有作別的事情,直接盤坐起來。
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