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顛美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相反,越大的尺寸往往對應更高的技術和工程挑戰。
到目前為止,僅“空殼”公司推出的A380實現了接近900人的裝載記錄。
除此之外,還有令人驚訝的訊息稱,此款新型機即使在滿負荷狀態下也能持續飛行三萬公里遠,幾乎是A380的兩倍還長。
考慮到過去龍國在此領域內技術落後的情況,這項突破確實讓人震驚。
實際上,要在短期內實現如此重大的進步絕非易事。
即便是軍方使用的運輸工具也只是最近才開始投產使用。
為了應對特定需求所面臨的問題如先進材料應用整合、系統性最佳化調整等方面,還需要付出大量努力逐步積累經驗。
這也是為什麼審查官員們最初持懷疑態度,因為他們難以相信125能在短時間內解決這些問題。
不過現在看來情況似乎有所不同。
根據最新測試結果表明,這款新機型遠超出預期,除了驚人的續航表現外,它的質量僅有競品的一半不到!
這顯示出新材質與最佳化設計帶來了革命性的改進,這一點在全球範圍引起了強烈反響。
畢竟減掉那麼多重量需要深厚的技術底蘊做支撐,而像知名製造商波音或者空客這樣的企業也一直在不懈努力試圖降低自重哪怕是一點點以提高經濟性。
而125卻直接將之削減至一半水平實在是個不小的奇蹟。
更有意思的是這種先進技術竟然首先出現在一款民用產品身上而不是預期中的軍事專案裡。
這意味著未來125開發出的新一代戰鬥機會採用更加強力且輕便的新式化合物。
對普通人來說這或許沒有特別含義,但對於關注此類話題的專業人士乃至各國國防部門來講,則是一個震撼性訊息。
沒有人懷疑這家機構的實力——既然他們敢於公開運用此類材料說明後續還有更厲害的東西即將誕生。
即便外界無法獲取準確情報,但透過合理猜測也能得出相當令人忐忑的結果來。
其實隱藏於幕後的125兵工廠本身就充滿了謎團,偶爾洩露出來的成就足以令任何對手感到不安。
據分析,能夠在短時間接連推出幾件高技術成果的組織必然是一個非常龐大且能力超群的研發團體;某些說法甚至認為它可能聚集了成千上萬的技術精英。
然而實際情況卻截然相反,整個125只有唯一一位核心設計師叫做景熵帶領著自己親手培養起來的幾個年輕助手組成的小隊伍。
但也有不少人推測,125兵工廠開始研究空中武器裝備應該是近期的事,至少是在北冥鯤超音速潛艇成功研製後才開始的。
這麼短的時間內,開發出先進的新材料並且應用到民間,說明125兵工廠很可能走了捷徑,依靠計算機模擬技術來實現。
然而,這種做法對物理模擬和實驗要求非常高,之前這類技術主要由白鷹帝國掌握優勢,這也是他們的汽車在輕量化上表現出色的原因之一,同樣也使白鷹帝國有能力在航空航天領域遠超其他國家。
從目前的表現來看,125兵工廠顯然已經在結構最佳化與計算機模擬方面超過了白鷹帝國的技術水平。
結合各種跡象分析,大多數人覺得這個結論是有依據的,尤其是關於軍宮樓掌握了超級計算機的訊息早有耳聞,並且該組織在醫藥行業已有成果顯現。
近年來,軍宮樓展示了多種新式武器裝備,顯然背後少不了強大的計算技術支援,儘管大家還無法想象這套系統究竟有多強大。
這架新型客機所帶來的輕量化變革讓人大吃一驚。
要知道,在航空工業裡,為了減少機身重量,波音公司和空殼公司費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