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顛美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25兵工廠在開發新戰機的時候,意外研究出不少附加產品,這讓不少人感到驚喜。
為了完成景熵需要的兩種新型飛機,需要經過反覆測試,過程中誕生的一些技術裝置,並不一定能最終應用到這兩架戰機上,但這些東西並不是沒用。
如果放在客機上面使用,不僅可能提升效能,甚至還能賺不少錢。
尤其是關於航空電子、發動機等關鍵零件的研發,125兵工廠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
長久以來困擾國內民用客機的老難題,在這裡好像都不是事兒,隨隨便便就能搞定。
而這部分工作正是製作民航飛機最重要的一步。
目前咱們國家市面上能看到的客機,大多是從外國進口的。
放眼一看機場上空,基本上全都是海外品牌,市場佔有率接近百分之百。
全球範圍內認可度最高的兩家民航企業是波音和空客。
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本土機型,其內部的重要元件還是靠進口。
因為我們自己做不出那麼高階的東西來,再加上即使生產出來了,也只能夠在本地跑一趟又一趟地飛,無法走向國際市場,因為涉及到嚴格的安全檢測等問題,按照現有的標準,很多飛機恐怕根本過不了關。
就算真的達到了要求,國外市場也不見得會接受便宜的國產貨,畢竟這牽扯到了利益爭奪的大事。
然而125兵工廠最新研發出來的這些零件,完全可以裝在國內產的客機裡頭使用,從而大幅度改善本國飛機的整體質量,甚至可能超過那些老牌公司。
相對於軍用飛機來講,商用航空業同樣是個非常龐大並且有利可圖的市場。
要是能夠打破波音和空客的技術壟斷地位的話,未來會給軍宮樓帶來巨大收益。
然而挑戰兩大巨頭並不容易,他們在行業裡已經有很長的歷史積累起來的威望。
即便像北極熊那樣強橫的國家也沒能在其中分一杯羹。
因此單純憑藉成本低廉並不能保證成功闖入該領域;人們更關心產品的質量而非價格。
在國內原本就有製造民用航班的基地。
邵老做出決策後馬上調動軍方資源配合實施這項計劃。
很快這個訊息也在同行間傳開了,引起軒然大波。
在此之前,各大相關企業都已經瞭解到125正在研製兩款新式的戰鬥用飛行器。
大家都憋著一股勁打算趕緊推出新品來跟它們較量。
要知道在過去很長一段時期內,都是這幾個老廠撐起了整個中國戰機制造業的門面,突然多出了一個競爭者當然會讓傳統勢力很不舒服,對於這些老技術人員而言面子更是下不來。
面對這樣的挑戰局面,軍宮樓決定自己製造高效能的客機。
利用125工坊研發出來的技術來打造全新的客機,徹底改變我國在民用客機方面落後於人的現狀。
當聽到這個訊息時所有資深工程師們無不大吃一驚。
儘管商業航班和軍用飛機之間有很大差異,但是兩者畢竟同屬空中交通工具範疇共享部分特性。
特別是在核心繫統這塊兒絕非輕易就能夠超越發達國家水平;即使對於那些擁有深厚底蘊的世界知名企業來說也是經歷幾代人辛勤努力才能取得如今成果。
沒想到這麼短的時間裡面這家新興機構竟然可以實現核心技術突破直接應用於民品生產線之上而且據說這些創新成果還只是它們認為不適合戰鬥機專案的副產物而已。
確定方案之後軍方的動作極其迅速馬上組織起了完整的供應鏈體系。
從外殼構造一直到裡面的每個重要單元都實現了完全自主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