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4/5頁)
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針陷脈。則陽之表邪去矣。
中脈。足陽明之合。三里穴也。針太深則邪氣反沉者。言浮淺之病。不欲深刺也。深則邪氣從之入。
故曰反沉也。皮肉筋骨。各有所處者。言經絡各有所主也。故病各有淺深之所宜。形有皮肉筋脈之不同。各隨任其所宜而刺之。無實實。無虛虛。若損不足而益有餘。則病益甚矣。五脈。五臟諸陰之脈也。如中氣不足。則血脈之生原已虛。再大瀉其諸陰之脈。是虛於中而脫於外也。三脈。三陽之脈。 怯也。言盡瀉三陽之氣。令病患怯然不復也。奪陰者死。言取人之五里五往者也。玉版篇曰。迎之五里。中道而止。五至而已。五往而髒之氣盡矣。奪陽者狂。正言取之五里而或奪其陽也。
此論針之為害畢矣。張開之曰。取尺之五里。取面板陽分之氣血也。而曰奪陰者。謂陽分之氣血。
生於五臟之陰也。病在中氣不足。而大瀉諸陰之脈者死。謂諸陰之脈。生於中焦之陽明。陽生於陰。
而陰生於陽也。
刺之而氣不至。無問其數。刺之而氣至。乃去之。勿復針。針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為。
刺之要。氣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風之吹雲。明乎若見蒼天。刺之道畢矣。
此言刺之效。以得氣為要也。上文言病各有所宜。此言針各有宜。而有大小長短之形不同。各任其所宜而用之也。若風之吹雲。明乎若見青天。邪散而正氣光明也。
黃帝曰。願聞五臟六腑所出之處。岐伯曰。五臟五輸。五五二十五輸。六腑六輸。六六三十六輸。
經脈十二。絡脈十五。凡二十七氣以上下。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輸。所行為經。所入為合。
二十七氣所行。皆在五輸也。
此言用針者。當知臟腑經脈之血氣生始出入。夫榮衛氣血。皆生於胃腑水谷之精。榮行脈中。
衛行脈外。血行脈中。氣行脈外。然脈內之血氣。從絡脈而滲灌於脈外。脈外之氣血。從絡脈而溜注於脈中。外內出入相通也。五臟內合五行。故其輸五。六腑外合六氣。故其輸六。蓋六氣生於五行而有二火也。經脈十二。六髒六腑之經脈也。絡脈十五。臟腑之十二大絡及督脈之長強。任脈之尾翳。脾之大包。凡二十七脈之血氣。出入於上下手足之間。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輸。
所行為經。所入為合。此二十七氣之所行。皆在於五輸。蓋十二經脈之血氣。本於五髒五行之所生。
而脈外面板之氣血。出於五臟之大絡。溜注於滎輸。而與脈內之血氣。相合於肘膝之間。此論臟腑經脈之血氣出入。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所言節者。
神氣之所遊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此言刺節者。當知神氣之所出入也。神氣者。真氣也。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充身者也。故知其要。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此絡脈之滲灌諸節。非皮肉筋骨也。
觀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復。一其形。聽其動靜。知其邪正。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氣至而去之。
此言上工觀五色於目。知色之散復。即知病之散復矣。知其邪正者。知論虛邪與正邪之風也。
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者。言持針而出入也。氣至而去之者。言補瀉氣調而去之也。
凡將用針。必先診脈。視氣之劇易。乃可以治也。五臟之氣。已絕於內。而用針者反實其外。
是謂重竭。重竭必死。其死也靜。治之者。輒反其氣。取腋與膺。五臟之氣已絕於外。而用針者反實其內。是謂逆厥。逆厥則必死。其死也躁。治之者反取四末。
此言用針者。必先診脈。視五臟之氣劇易。乃可以治也。所謂五臟之氣已絕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