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2/3頁)
[美]大衛·哈伯斯塔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在幾年後便覺氣惱,因為他後來發現,佩利跟往常一樣再次正確,倫勃朗作品的價錢大大超過了畢卡索與馬蒂斯的作品。
------------
&ldo;年輕人,我買人家的建議&rdo;
------------
&ldo;年輕人,我買人家的建議&rdo;
尤其在早期,比爾佩利是一位技術嫻熟的推銷商。他對自己所欲心中有數,也清楚自己推銷的是什麼,而且他總是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考慮問題。他成竹在胸,確信電臺能幫助他所向披靡。他能看到他們的產品將在自己開拓的新市場上大量行銷‐‐阿司匹林為人搶購;輪胎裝上車子;香菸叼在口上。那時,全國廣播公司自以為老子天下第一。然而小小的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在傑出的推銷商比爾佩利的帶領下不甘示弱,奮起直追。比爾佩利年輕有為,魅力無窮,熱情不倦,事必躬親。他在工作中獲得無窮的樂趣。這是它成功的保證。全國廣播公司的戴維薩爾諾夫(david sarnoff)是由工程師改行的商人。他對推銷頗不以為然,認為此舉有損臉面。比爾佩利樂此不疲,他視公司為自身,孜孜不倦地宣傳自己的夢想。還在公司勢單力薄的時候,他就毫不畏懼地一手承辦了喬治華盛頓希爾公司(e washgton hill)的廣告業務。希爾是美國菸草公司的首腦人物,是最重要的電臺廣播廣告客戶,先前完全依賴於全國廣播公司。
美國的商業化革命導致了全國性大型市場的出現,產生了進入這些市場的強力手段。喬治華盛頓希爾則是這一時代與比爾佩利不分高低的重要人物。在美國經濟大蕭條的最低潮,美國菸草的銷售激增,主要原因在於希爾是廣告術的革命者。他開了強力的、大宗買賣的風氣之先河。在這種情況下,銷售運動至少,甚至比產品本身還重要。當許多人還看不到廣告的作用之前,他每年就要拿出六百萬美元製作廣告。他本能地堅信:在一切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產品的銷售取決於宣傳,而不是產品本身質量。如果你不斷地大聲嚷嚷,&ldo;幸運&rdo;香菸就會變得更香,顧客也會深信不疑,哪怕香菸並無什麼不同。他喜歡短小精悍的廣告。為此,別出心裁地搞了一次矇眼試驗。他說,讓一個普通人蒙著眼試抽&ldo;幸運&rdo;,都會品出&ldo;幸運&rdo;與其他牌號香菸的區別。他大聲地這樣宣揚,果然矇蔽了不少人。他還貼出另一類的標語:&ldo;幸運&rdo;不害咽喉!&ldo;幸運&rdo;是上等香菸!&ldo;幸運&rdo;已進入戰爭!他最先將&ldo;幸運&rdo;香菸兜售給婦女,從而突破了一個古老的禁區。&ldo;要&l;幸運&r;,不要糖。&rdo;他的廣告這樣說,婦女們便真的照此辦理。這位個頭矮小、精力旺盛的競爭者,在角逐中從不心慈手軟,因而往往大獲全勝。他在徵收邊際稅的年代,仍然每年獲利百萬美元之巨。他常在辦公室接待來客,頭戴一頂大牛仔帽,使來客們注意他們是在他的地盤而非自家的領地與他交談。由於他的生意極大地依賴大眾口味,這就十分自然地要利用電臺打廣告,結果成為比爾佩利的最大主顧。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