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第1/2頁)
[美]大衛·哈伯斯塔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最後的艷事說明瞭一切,是作為女婿而產生的沮喪感的總宣洩,他盡其所能到處張揚這樁艷事,彷彿是對他自己,對自己女婿身份的復仇。他的女友是《新聞週刊》駐巴黎辦事處年輕職員羅賓韋布(rob webb),澳大利亞人。他倆共同的朋友認為,格雷厄姆的一些舉止不僅使其他人,同樣使她吃驚。1963年他們在巴黎相遇。不久,在任何地方他都和她呆在一起,而且儘量在公共場合露面。更有甚者,他揚言要和她結婚,同時又不放棄《郵報》和《新聞週刊》。顯而易見,這是宣告他獨立於邁耶家族。他告訴所有的朋友他將和羅賓成親。〔在此期間,他打電話給當時的國防部長羅伯特麥克納馬拉(robert aara),當時,此人正與高階軍事人員鬧不和。格雷厄姆通知他,第一,他將和羅賓結婚;第二,部長與軍隊的長期紛爭傷害了國家利益,他,格雷厄姆打算從中撮合,解決爭端。麥克納馬拉並無幽默的名聲,此次卻對格雷厄姆說:&ldo;菲爾,我為你準備了一份極妙的結婚禮物。如果你還我國防部,我將不再剪輯你的《郵報》。&rdo;〕格雷厄姆帶著羅賓週遊世界,他主持《新聞週刊》國外通訊記者的高階會議,羅賓坐在他身旁,他倆在倫敦的康諾特(nnaught)飯店舉行盛大宴會,菲爾表現出從未有過的抖擻精神、翩翩風度和王子派頭,通訊記者產生了超現實的感覺,眼前所見的是一派光輝景象,菲爾又親口許下了新聞前景和薪金增加的諾言,這一切使他們著迷,令他們目眩。與此同時,他們也在思忖凱在什麼地方,她對此有何感想。眼前這一切不管怎樣全是邁耶的財產。
在這段時間裡,他心中湧起了一種無法控制的新的衝動‐‐尋找宗教。他開始尋覓有強烈宗教信仰的人為友。埃米特休斯是十足的天主教徒,當時還在《時代》雜誌供職,但正準備離任進《新聞週刊》,格雷厄姆一直醉心於休斯的天主教思想。眼下,他好像急於與他分享這種思想。他們越來越多地在一起談論宗教。有時休斯到格雷厄姆在卡萊爾的住所,看見他頭不梳,臉不刮,在屋裡走來走去誦讀《聖經》。他們常常談論格雷厄姆與自殺願望的鬥爭,談論他堅持活下去是一種多麼艱難的體驗,談論他要在理性世界中表達自己絕望之情的艱澀。&ldo;我再也無法和華盛頓的人交談了,像邦迪(bundy)和施萊辛格(schlesr)這一類人,他們都很機敏,但他們不明白我講的是什麼,不明白我經歷著什麼,不明白我的精神世界和絕望之情。&rdo;他拿起《聖經》,在房裡一面踱步,一面誦讀,一時間好像在斥責休斯。&ldo;你看,&rdo;他說,&ldo;你生來就是天主教徒,這有多麼糟糕,你無法真實理解其中的含意。這一段時間我在學習教義。一個人要達到教義必須經歷艱難的道路。&rdo;他還尋覓到另一個朋友,《時代》的斯科蒂賴斯頓,他是一位嚴肅的,身體力行的新教徒。格雷厄姆和賴斯頓談論的不僅僅是神學。很明顯,他羨慕賴斯頓家庭生活的美滿,想知道什麼東西使他如此坦蕩。是由於賴斯頓的父親?還是由於他的教養?賴斯頓認為原因是他的妻子薩莉(sally),薩莉使他的生活成為一個整體。格雷厄姆好像在求問,自己的腦子裡為什麼充滿了懷疑,充滿了惡魔呢?他想從賴斯頓和休斯這些人身上尋找到某種精神力量,希望從他們身上尋找到某種信仰,能夠支撐陷入絕望之中的他。
最後一年,他想控制報紙、雜誌以及和羅賓結婚的意願是嚴肅認真的。考慮到股票的局勢,至少考慮到邁耶給予他的財產,他有可能實現自己的願望。如果他會失敗,原因只能是他的精神失常。只有這一點可以阻止他對報紙的控制,眼前的局勢使華盛頓這座位居新聞-政治心臟的小小的閒話城產生了類似歇斯底里的反應。凱和菲爾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