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第1/3頁)
[美]大衛·哈伯斯塔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克勞伯:廣播網新聞之父(一)
------------
克勞伯:廣播網新聞之父
克勞伯最重要的工作是確定廣播新聞的標準。四十年後,大多數高階電臺記者都把他譽為電臺和電視臺新聞廣播之父。從此,他不光屬於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輝煌時代,而且屬於今天所有聯播網的新聞廣播。他被請進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並賦予他那麼廣大自由的權力,標誌著佩利對此項工作的極大興趣與支援。克勞伯能向佩利展示新聞的重要意義,全賴佩利希望有人提醒他。如果沒有佩利,如果佩利不認為這是件好事,克勞伯將一事無成。克勞伯十分固執,略帶病態似的疑心,辦事機械,待人霸道,實在難以相處。他曾在《紐約時報》搞文字工作。他給紀律渙散、專業人員甚少、所播內容多半下流的公益事務廣播領域帶來了嚴肅的知識。不但讓工作人員知道什麼是訊息,還告訴他們什麼是新聞責任。
1930年前,當他進入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時,電臺所播的訊息基本上摻雜訛誤。它的存在一定程度靠充當廣告的陪襯。克勞伯把他在上流讀者喜聞樂見的上流報紙那兒學到的新聞知識,轉到了擁有大量普通聽眾的新型新聞媒介上。正是他的作用,才使埃德默羅及其他新聞記者們在十年後的崛起成為可能。他看到了電臺新聞的廣闊範圍及其光明前景。他更未低估聽眾的水平,堅信廣大美國人民是盼望嚴肅的優質新聞節目的。他並不機械地反對廣播的出現,只是經常憂慮所播新聞的質量,擔心沒有特色和個性。他在這方面與同時代的高階報界人士大相逕庭(埃德默羅就是一例,他初次抵達英格蘭即被認為沒有資格成為倫敦新聞協會的成員)。克勞伯並不害怕電臺大量播出商品廣告所產生的潛在危害,他認為人們買不買汽車或蛋黃醬完全根據他們的生活經驗,電臺在一定時間內是無法引誘消費者購買質量低劣的汽車的。他認為訊息則大不一樣,普通美國人尚未具備分辨新聞的能力。所播訊息的題材,大都屬於遠離他們生活範圍的人物、地點和事件。他在這一時刻的出現至關重大。沒有克勞伯,電臺會極其容易步沃爾特溫切爾(walter chell)新聞廣播騙人的後塵,不然就會內容空洞,最後招來政府介入,在美國人民頭上架起一個法國式的政府控制的廣播系統。由於克勞伯神速地建立了嚴格精密的衡量新聞的客觀標準,從而使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所播發的訊息在十年間在公正和資訊量上大大超過美國百分之九十九的報紙雜誌。四十年後,克勞伯的直接傳人之一弗雷德弗蘭德利(fred friendly)給一大群激動萬分的記者們一張印製精美的卡片,上面印著克勞伯關於公正新聞的標準:&ldo;新聞分析員必須做和應該做的事情是:闡明和解釋常識或特殊知識中包含的新聞,或者透過其來源,經過這個組織使其獲得新聞。他們應該指明雙方的事實,根據已有記錄標明其分歧。他們必須牢記,在一個民主國家,重要的不單是要讓人民知道,而且還要讓人民深入理解。分析員的職責是幫助人民去理解、分析和判斷,而不是越俎代庖。&rdo;這無疑是相當不錯的關於新聞職責的明智定義。然而四十年後它仍使人民憤怒不已。
克勞伯具有強烈的標準觀念,極善於識別優秀的和充滿理智的新聞。他要求合格的記者寫出高質量的報導。埃德克勞伯花了相當長的時間積極活動,終於讓他的好朋友埃爾默戴維斯(elr davis,此人在他1917年結婚典禮上任儐相)進入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許多人對於這一做法半信半疑。戴維斯極可能成為辯才雄健的記者,可惜他的聲音酸澀,儀態平庸。戴維斯本人也拿不定主意,相當長的時間不敢接受克勞伯的盛情。1939年,他終於屈服,當了一名模範評論員。他惜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