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原來是個大家族 (第1/2頁)
清風思明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浙寧府浦江縣楊柳樹村村口擁有百年樹齡的一棵大楊柳樹下,一名頭髮鬍子皆白的老者正給自己的子孫後代講述著一個故事傳說,故事的主人公名為李惜蕁,相傳她是一個非常有福氣的女娃娃。出生在一個幾百年都沒有出過女娃娃的李姓人家。老者慈祥的看著抬頭望向自己的後代們:“孫子們,且聽爺爺細細道來,據傳那是一個架空的歷史朝代,聽說啊,這村口有一棵很大的楊柳樹,據你們的太爺爺所說此樹已有百年樹齡,也有說是原住村民中有一半人家姓楊,另一半人家姓柳,故而得名楊柳樹村。
這個村的村尾住著一戶李姓人家,聽說百年前李家的祖宗就帶著其後代四處遷移,30年前李家的李老太爺,名叫什麼來著,哎,瞧爺爺這腦子人老了腦子也不行嘍。哦,想起來了,名叫李思源,他啊帶著還未成年的三個兒子,舉家搬遷到了這個楊柳樹村安家落戶。
話說這李家人已有數代幾百年沒有生出過一個女娃娃,別人家有男娃的也還天天盼著再生個男娃,而李家的每一房都盼著能生個軟軟糯糯的,香香甜甜的女娃子,但一直沒能如願。這李家的老太爺李思源也在每天唉聲嘆氣失望中度過一天又一天,加上那幾年一直鬧旱災,本是南方比鄰東海之城,不應該乾旱的,但不知道是何源由就是連著乾旱了好幾年。那李老太爺啊,在某年深秋時給李家三個兒子留下遺言後便也在遺憾中撒手人寰了 。
說起來也是奇怪,這李家啊,30年前剛搬來這楊柳樹村的時候雖然不是什麼大戶人家,但看著也還算是有些家底的,住著不大不小的青磚房,用著幾個小廝丫鬟,雖然不是穿著綾羅綢緞錦衣華服吧,但穿著也是比普通百姓好很多的棉服,出行也是有牛車。
在看看30年後簡直沒有辦法想象,竟成全村最窮的人家。這些年李家不管做什麼都以失敗而告終。比如說種莊稼那些蛇蟲鼠蟻就跟和李家有仇一樣,就專挑李家的田地禍害,不給李家整的顆粒無收誓不罷休。在比如說很有生意頭腦的二房老二去做生意,賣絲綢布匹染色有問題,賣玉石,玉石是假的,賣藥材藥材因為發大水發黴而損失慘重,開酒樓酒樓因為各種問題血本無歸。又聽說李家大房的老二老三打獵是一把好手,但是就沒有看到獵到多少獵物下山,反而自己總是受傷。
還聽說李家三房的老二舉全家之力好不容易考上了秀才,結果因為得罪了縣令家張揚跋扈的千金而被故意取消了秀才功名。李家的倒黴事是三天三夜都說不完。之後就越來越窮,窮到只能住著漏風的茅草房子,小廝丫鬟都給發賣了,在這個家活不下去,賣了也算給他們另外尋一個活路,希望他們能尋個好的主子吧,牛車也給賣了,反正就一個字窮,兩個字很窮,三個字非常窮。
村裡鄉親們,親戚們有實在看不下去的偶爾還救濟一下,但是這幾年鬧旱災自己都顧不上,李家三個兒子家的日子也越發的難熬。說起這李姓人家那簡直就是一個大家族,李惜蕁的爺爺也就是李家大房的李大爺,就是李老爹,取名李澤木,是李家老太爺李思源所取,說願李老爹良禽擇木而棲,未來能擇良主不再被猜忌。
說起這個李老太爺李思源為何會給自己的長子李澤木取這個名字還有一個故事呢。當時年輕時的李思源給當地的一個縣令當縣丞,結果就因為李思源太過聰明而遭到了縣令及同僚們的猜忌和排斥,最後只好辭官回了家當個教書先生,但也因為這李家倒黴屬性又不能暴露別的技能養家餬口也就只能勉強一家子胡口飯吃,日子過的是緊緊巴巴的,看著還讓人怪心疼。
李惜蕁的二爺爺就是李家二房的李二爺取名李文柏,願李二爺如松柏長青,堅毅,聰慧而文質彬彬,李思源想起自己一生的坎坷遭遇,希望自己的兒子不要在步自己的後塵,若李家有一日遭遇不幸出事,李二爺能透過自己的聰明才智為家中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