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 (第2/3頁)
孫炳輝、鄭寅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h;1977 年間,年平 均增長率為 22。到 70 年代中期,農產品自給率達到 80左右,除主糧、蔬 菜和水果、雞蛋需要相當數量的進口外,牛奶和食糖完全自給,肉類自給率 達到 90。
聯邦德國農業發展中伴隨著一種現象,即自 60 年代以來,農業經濟中&ldo;農
工綜合體&rdo;的組織形式有了迅速發展。所謂農工綜合體,是指把農業與包括 工業、貿易、信貸、交通運輸、服務性行業等相鄰部門緊密結合起來,實行 縱聯合,並做到專業化。農工綜合體的發展,固然使經濟實力相對薄弱的農 戶越來越依附於工商業資本家,但它對改進和提高農業生產,保障農產品銷 路,提高工商業為農業服務的質量,都有積極作用。
第四節 兩德統一
50 年代至 80 年代中期兩德對統一問題的不同立場
從德國分裂為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兩個國家之日起,對統一問題的立場 就是兩國政府各自的重要國策之一。
50 年代,民主德國主張在和平、民主的基礎上恢復統一。建國那天,民 主德國全國陣線發表宣言,提出了全體人民爭取重新統一的鬥爭綱領。從 60 年代起,隨著蘇聯將德國問題擱置起來和兩德力量差距拉大,東德開始強調 兩個德意志國家將長期並存。1963 年,統一社會黨&ldo;六大&rdo;宣佈&ldo;統一是不 現實的&rdo;,從而放棄了統一的口號。1971 年該黨&ldo;八大&rdo;又提出&ldo;兩個民族&rdo; 的理論,稱民主德國是&ldo;社會主義的民族&rdo;,聯邦德國是&ldo;資本主義的民族&rdo;, &ldo;&l;德國統一&r;永遠不可能。&rdo;1973 年兩德同時加入聯合國,成為該組織第
133 和 134 個成員國。1974 年民主德國修改憲法,刪去了所有有關&ldo;德意志 民族&rdo;和&ldo;重新統一&rdo;的提法,強調:兩個德國都是主權國家,互為外國,
它們之間的邊界是國界,民主德國公民有自己的&ldo;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籍&rdo;; 德國問題已經以德國的最後分裂而獲解決,德國的分裂成為歐洲和平、安全 與穩定的重要保證。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