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懶人沒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將佔領的趙國土地也納入郡縣制管理,新設立了邯鄲郡和鉅鹿郡。話說御史府正好空缺了十七個職位,補進來好幾個原先屬於韓趙的官吏。某些來自趙國故地的御史,對於郭開逼走廉頗、李牧,出賣趙王換取榮華富貴的行為是很有看法的。平常遇見,故意嘲諷挑釁郭超幾句,然後順勢將口角衝突發展為拳打腳踢一點都不稀奇。
趙琨提起郭開這種賣國賊也十分想唾一口,然而作為這些侍御史的頂頭上司,趙琨絕不能放任職場霸凌,默許別人孤立、毆打郭開的長子郭超。因為對秦國來說,郭開是有大功的。而且郭開在前往咸陽赴任的路上被劫殺,如果郭超再出點什麼事,這讓齊、楚、燕、魏的投降派大臣怎麼想?會不會因此心存疑慮不敢投奔秦王了?
“奸臣之子,我等恥於與你為伍!”
屋中的幾個人罵罵咧咧地追出來。
郭超或許是被踹得狠了,一時之間爬不起來,神色卻頗有幾分硬氣,仰面嗤笑一聲,說:“這好辦,你們可以辭官啊。一群蠢材,什麼是奸臣?什麼是忠臣?無非是君王犯了疑心病,想處置功臣,又不願意擔上壞名聲。這時候就需要一個奸臣跳出來進讒言,替君王把事辦了。天下人都咒罵這個奸佞的臣子,認為他矇蔽了原本英明的君王,害得忠臣蒙冤。家父只是恰好趕上了。他是忠是奸,是賢是愚,豈能由得他來選擇?你們怎知在趙王心中家父不是為君分憂的忠臣呢?”
趙琨怔了一下,他從來都沒有從這個角度思考過歷史事件——立場不同、時間段不同,忠臣和姦臣也是相對的?
那他每次為岳飛惋惜,唾棄秦檜的時候,是不是應該把派秦檜議和的宋高宗趙構也附帶上?岳飛是因為想要迎回二帝,才死於“莫須有”的罪名吧?
還有一個叫裴矩的人,他是隋朝的奸佞,卻是唐朝的忠臣。
司馬光評價說——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於隋而忠於唐,非其性之有變也。君惡聞其過,則忠化為佞;君樂聞直言,則佞化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動則景隨矣。”
不過,不管郭超怎麼狡辯,如何掩飾,事實就是郭開身為趙國高官,卻收了秦使的賄賂,是個賣國求榮的國賊。大秦的官吏,很多都來自六國,有些甚至是出使秦國的使臣,因為有能力有才華,被強行扣留,無奈領了官職。所以降臣不會被歧視,降臣中吃裡扒外的賣國賊才是最不受人待見的——因為誰也不敢放心地把後背交給一個有前科的叛徒。
那幾個打人的御史聽了郭超的話,怒髮衝冠,又要抬腳去踹郭超。
趙琨連忙大喝一聲:“且慢!”
茅焦使了個眼色,眾人紛紛止步,開始打量趙琨,隨即有人認出了他,“鎬池君?”
趙琨扶起郭超,淡淡地瞥了他們一眼,道:“私人恩怨不要帶入官署,散值(下班)以後,你們幾個每人寫一份自省書(檢討),明天交給我。”
趙琨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