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長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武曌看完檄書之後還笑了笑說了句:&ldo;他倒是還有幾分良心。&rdo;
武玄輝也在旁邊看了一眼檄書,不得不說比起駱賓王為徐敬業寫的檄書,李顯這一份顯得樸實多了,當然也可能因為對方根本不需要痛陳什麼,他的理由十分充足吧。
武曌早就讓人盯緊了長安,只是長安周圍一些州縣不聽她指揮她也是早有預料的,只是如今朝廷兵力多於長安多矣,武曌一點都不擔心。
她手中也不是沒有將領可用,張仁願就是其中一個,武曌充分相信張仁願的能力,任命他為大總管,全權負責平叛,張仁願簡單分析了一下發現婁師德和鄭玘等人都被派了出去,雖然看起來長安方面是多點開花如火如荼,但是也暴露了一件事情‐‐長安內部空虛!
看起來攝政王是兵行險招,想要快速佔據主動啊。張仁願自覺摸到了脈絡,然後做了一個非常大膽的決定‐‐直取長安!
張仁願這個想法雖然冒險但是大家都覺得還是可靠的,但是直取長安也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因為如今婁師德,鄭玘,裴延休以及劉錦遙連同豫王已經形成了一道屏障將長安牢牢的守衛在後方,大張旗鼓的過去必然要跟這些人正面對上。
張仁願有將才不錯,然而此時他還沒有經歷過太多的戰役,也就對上年輕將領不吃虧,但是反王那邊也注意到了這一點,裴延休和劉錦遙兩個人雖然都單獨領一對人馬,實際上卻相距頗近,完全可以互相呼應。
婁師德如今佔據商州對東都虎視眈眈,而鄭玘佔據金州正在往西南的襄州進發,豫王佔據了恆州,冀州,從輿圖上來看的話,正好一圈將東都包圍了起來,兩位反王看樣子也是想要直取洛陽。
張仁願現在唯一的好處就是他帶的兵馬並不是從東都出來的而是自安州整合周圍州縣折衝府兵馬而去,他完全可以繞過這這套防線,並且這次平叛不僅僅是他一個人,還有別的將領在西南方的益州北方朔州領兵呼應。
所以看上去似乎是兩位反王包圍了洛陽實際上他們也被包圍了。
張仁願跟另外兩路兵馬通氣之後,就直接領兵北上直搗長安,長安是大唐都城,這個已經是深入人心的了,現在反王佔據長安,就算不能擒下反王,將他趕離長安也能有效打擊他們計程車氣!
至於那份檄書張仁願看都沒看,在他眼裡提拔他的是神皇,至於攝政王……既然退位了那就不算是皇帝,現在再打起皇帝的旗幟也改變不了他反王的身份!
李顯在聽說張仁願打過來的時候還是十分冷靜的,李旦當時就拍案說道:&ldo;七兄,他這是欺我長安無人嗎?讓我去會會這個張將軍!&rdo;
李顯猶豫了一下不過他覺得李旦既然能夠在反了之後撐了那麼長時間雖然沒有攻下太多地方,卻也維持住了自身的優勢,想必不是當年那個需要他去營救的孩子了,不由得欣然點頭:&ldo;我將右衛交給你,雖然這次朝廷號稱派三十萬大軍平叛,但是我想他們必定會分兵。&rdo;
他們要是真的敢全力跟長安死磕就好了,婁師德跟鄭玘肯定會趁機將洛陽拿下來的,不過這種好事兒就別想了,所以張仁願手中撐死有六七萬人馬‐‐這已經很多了,唐軍出征的習慣他還不知道嗎?基本上會將自己的兵馬之數四捨五入一下。
李旦拿了李顯的手令帶著自己的護衛就走了,李賢看著氣勢昂揚的李旦再看看沉穩冷靜的李顯一瞬間有點恍惚,這些年兩個弟弟都已經成長到了自己覺得陌生的程度了,可是他卻一日又一日的在幽所之中蹉跎,當初的雄心壯志已經消失無蹤,甚至有許多時候他都沉浸在醉生夢死的日子之中,不願去想以後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