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這不是演講是辯論 (第2/2頁)
五文弄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寫過的三部作品來說,大家可以清楚的發現,它都是基於一定的歷史背景,和現實發生的人和事物。《老兵》中的何衛國《活著》裡的徐富貴,他們都是有現實參照的。
它們之所以能夠成功,受到大家歡迎。是我在寫實這條路上,走的比大家遠一些,路比別人長一些。
一條路不止有寬度,還要有長度。一個人在某一領域深耕,就是在鋪墊路的長度。文化也是如此!”
一個男生舉起手:
“那我是不是可以認為,您覺得文化這條路的長度比寬度重要呢?”
蔣明春搖頭:
“不不不!我並不這麼認為。相反我自己現在也在瘋狂的讀書,吸取新的知識面,拓寬自己的文化道路。
當然了,一條路的寬度和長度都是重要的,沒有寬度的文化容易被自己狹隘的思想所羈絆,這樣寫出的作品往往只是片面的,單調的。
而沒有長度的文化則是膚淺的,幼稚的,是經不起推敲和深挖的。”
合著就是和稀泥唄?正的,反的都讓你給說了。這還辯論個毛?
臺下的學子們雖然對這個回答不滿,可也架不住人家說的確實在理。
人群中的何存軍拿出早就準備好的本子,飛速的將這幾句話記錄下來。旁邊也有不少同學和他一樣。
“好啊!用路的長度和寬度來形容文化,這個比喻太貼切了!”
劉主任輕輕的感慨道。
本以為這小子會圍繞自己的作品來講,沒想到直接給放了個大衛星,講上廣義的文化了!
陳月紅滿是星星的看著蔣明春,剛才她都忍不住想要舉手提問了。
眼看著時間差不多,蔣明春清了清嗓子:
“現在我們重新回到剛開始的問題,認知真的能決定文化的水平和優劣嗎? ”
蔣明春的目光掃過臺下的眾人,在一雙雙期待的目光中,緩緩開口:
“我的答案是,不能! ”
眼看下方的學子們一個個面露質疑和不滿,蔣明春接著說明道。
“我們身邊有博學多才的人,也有一條路苦心研究的人。博學多才的人往往身處聚光燈下,受到人們讚美和歡迎。
他們歌古頌今,使東西方文化融會貫通。
而走在單一路上的獨行者,他們為了一部古籍,為了一段歷史,甚至是為了一個真理,不惜花費一生的時間。
最終只有出頭的那一天才會被人知曉,甚至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沒有成功,只能被埋沒在歲月長河裡,無人問津。
難道你能說獨行者追求的文化是差的嗎?”
:()你好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