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護人員3名;可載運2輛中型卡車及隨車裝備與物資,或載運2輛傘兵戰車。
運-7:是輕型的排級運輸機。最大起飛重量:21800公斤;裝載3000公斤最高階金龍電池。2臺-2000電動螺旋槳推進器,最大巡航速度:456公里/小時。最大商載:5500公斤;最大航程:由2443公里提高到3500公里。可裝運38名全副武裝士兵或29名傘兵,也可裝載24副擔架和1名醫護人員,還可外掛2噸貨物或武器。(民用型可乘坐60人)
q-6攻擊機是我國自行研製的電動型的攻擊機,最大起飛重量245噸,最大航程5100公里,最大載彈量9噸。防護裝甲強,低空攻擊效能優異。噪音極低,無紅外特徵,隱蔽性好。成本低,維護性極佳。便於大量生產。並可以進行艦載機的改型。
q-7:國產化的蘇-34重型強擊機,最大起飛重量34噸。擁有強大的自衛能力。對地攻擊能力極強。
上述戰機都安裝了&ldo;天眼通&rdo;雷達告警器、&ldo;探針&rdo;熱成象儀、半導體空調系統等先進裝備。空軍的裝備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進展。
空軍和總後裝備部計劃:
-全面淘汰殲-6和殲-7的早期型號。重型戰機儘快擴大生產和加緊改造,以達到600
架;殲-10要擴大生產規模,輕型戰機的改進要加快,早日達到1800架。總數雖然從4500 架降到了2400家,但攻擊能力大大提高了。
-火控雷達系統的研究要投入巨資,一定要有突破。輕型戰機要儘快換裝俄製的新型火控系統。更重要是組織最精銳的技術力量,充分吸收他們的設計思想和技術,最終拿出我們的效能更好的產品。
-儘快完成&ldo;冷眼&rdo;被動相控陣雷達的機載型的研製工作。
各方爭論較大的是發展戰略轟炸機的問題。我軍的最大的轟炸機轟-6是由前蘇聯的圖-16(tu-16)改良而來的,設計概念屬於50年前的高空轟炸機。由哈爾濱飛機廠1964年開始開發研製,1968年2月試飛成功。機長348米,高985米,翼展342米。最大起飛重量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