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交往層級上升 (第2/4頁)
騎著螞蟻去趕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啥?
這僅僅是海帶那麼簡單嗎?不,這代表著那人有本事,竟能搞到這麼緊缺的好東西!
有鑑於海帶的稀缺性,梁科長只好做出讓步,“價錢咱也不搞了。
韓曉康同志,你就說,能分給我們鋼鐵廠多少斤?你有什麼條件和要求,可以說出來,咱們慢慢商量嘛!”
先前,韓曉康對於鋼鐵廠可以將他自己特招入廠的事,沒表現出來半絲的興趣。
閱人無數的梁科長,如何不知道眼前這個韓曉康,人家肯定有別的條件?
能搞回來這麼多緊俏物資的人,應該確實對鋼鐵廠那份工作,沒太大興趣。
當工人咋了?
說破天,不也就是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能拿到穩定的工資嗎?
這種條件對於農村的待業青年來說,誘惑力那是大上天了,但對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來講.那就未必了。
就像公社裡的廣播員、某個部門負責人,他們會稀罕一個工人?
完全不在一個層級上好吧?
韓曉康其實就是想透過此舉,潛移默化的、提升自己在梁科長心目中的地位。
免得他總有一種居高臨下的心理優勢,和自己談生意的時候、老是帶點施捨的意味在裡面。
地位都嚴重不平等,又怎麼可能維護的住自己該有的權益呢?
接下來,兩人透過一番交鋒,最後達成一致:韓曉康勻1000斤海帶給鋼鐵廠。
而梁科長則拿著他的《工作證》、以及空白的《單位採購證明》跑了一趟武家寨生產隊。
又和武家寨大隊幹部們,簽署了一份《農副土特產訂購協議》。
在這紙協議當中。
鋼鐵廠以比較優惠的條件,向武家寨生產大隊採購10萬斤野山芋、以及蠶豆,豌豆這些農副產品。
梁科長繳納定金500元,約定好等到明年4月初,就去拉貨。
因為只有等到了那個時候,才是蠶豆、豌豆的收穫時節。
梁科長倒是沒搞懂:韓曉康為什麼這麼執著於,非得要與生產隊簽訂這種協議?
但既然人家能搞來海帶,恐怕自然有他的用意,所以梁科長也沒多問。
反正定金是韓曉康出的。
而且他還向梁科長保證了,等到這些雜糧出來之後,韓曉康會想辦法去處理,用不著梁科長出面。
其實韓曉康心裡知道:
到了那個時候,大家都餓著肚子了。
而生產隊裡明明有糧食,並且還不是計劃之內的公糧,那些生產隊的幹部們,又怎麼可能把這些野芋頭、蠶豆、豌豆什麼的,賣給鋼鐵廠呢?
到了那種程度,相信他們寧願毀約,也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生產隊的父老鄉親們,餓的奄奄一息.
所以,
這種訂購協議的主要作用,其實是提前讓那些生產隊開始種植雜糧,以便好應對困難時期。
既然如此。
那就不存在到時候,韓曉康還需要掏錢,去收購這些雜糧的可能性。
無非就是墊進去1000塊錢。
但能拯救兩個生產大隊、近3000號男男女女的性命,那也值得。
畢竟,等到武家寨生產隊出現嚴重缺糧的情況,那韓曉康在山裡的小農莊,恐怕也是保不住的。
人都餓急眼了,他們不進山覓食才怪!
但是隻要武家寨生產大隊,他們並不怎麼缺糧的話,那麼隱藏在深山老林裡的那個小農場,相對來說就會更安全些
所以韓曉康掏出這麼大一筆資金墊進去。
其實也屬於一種自保手段,算得上是互利互惠了。
覆巢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