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香襲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兩個靈牌位和骨灰罈暫時安置在祠堂,準備跟族裡看好日期再築墳做法事,顧沐雲就和大伯二伯回西院去。
顧長水沒回家,只跟小姑姑顧沐雲打個招呼就急匆匆走了。
因為他是聽到訊息從上工的碼頭偷溜回來了,不敢多耽擱,被工頭髮現會被扣錢。
顧家分成河東、河西兩處居住,中間隔著一條小河溝,有小石拱橋步行相通,習慣叫東院和西院,名字無異,其實區別很大。
東院在祖上是正妻長房嫡子居住,出人才,人家幾代經營得當,讀書經商早已經家勢繁榮,顧氏私塾和祠堂也在東院。
西院這邊是當年的庶子後代,多是在東院族兄的商行幹打雜搬貨等苦力活,就連讀過書的都沒有幾個。
顧廷柏考上秀才去了尚醫局學醫,算是最有出息的。
其中原因是西院的人愚笨,還是東院刻意打壓就是一個值得考究的問題。
東院人多,大興房舍,可西院所住的院子還是百年老宅。
好在老宅維修得當,從外觀上看漆色簇新,房脊高立,門牆完整未見破敗蕭條,很有大族風範。
此時幾個穿著粗布羅裙,年紀不等的女人已經在西院門邊翹首以盼。
顧沐雲一行人趕著馬車從大道繞行過河,剛出現在西院外,站在最前面的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婦人就急步迎過來。
在路上,大伯顧廷松已經給顧沐雲說過族裡女眷非故不進祠堂,伯母嫂子們正在院邊等待。
此時一看見老婦人,顧沐雲知道是誰,立即喊了一聲:“大伯母!”然後就要行禮。
可沒等她跪下,老婦人已經抓住她的手拉起,淚眼婆娑道:“你爹孃真的……真的沒了?”
她們雖然沒有進祠堂,但也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嗯,父母雙親都不在!”
顧沐雲突然開始傷心難過,另外一個世界的父母雖然健在,自己也永遠無法再團聚。
一聽三弟夫妻真的不在,老婦人放聲大哭:“唉,廷柏是我一手帶大的,現在他卻走在我前面,我這心裡不好受啊!”
她嫁到顧家懷上大兒子六個月,沒想婆婆也懷上小叔子。
兩個孩子相差著半歲,婆婆生下小叔子後身體一直不見好,之後給孩子洗洗刷刷的事全部都是她這個大嫂在做。
說是嫂子,勝似母親。
小叔子廷柏也是爭氣,二十歲考上秀才,可之後卻沒有再念書,進醫局學醫,只說不想拖累家人吃苦受窮。
老婦人哭得傷心,旁邊幾個婦人過來安慰,其中一個大嗓門在嚷:“娘,你別急著哭啊!妹妹回來還連水都沒有喝上,還是快進家裡,吃飽喝足你再坐下哭到天黑都可以。”
這大嗓門說話很是無禮,老婦人卻不惱:“對,我倒是忘了,四丫頭還沒有進家門。”
她抹去眼淚拉著顧沐雲一邊往院裡走,一邊介紹周圍婦人。
“這個說話的是你大堂哥家的媳婦,孃家姓花。
這是你二堂哥家的,孃家姓劉。這是你二伯家的三堂哥家的,姓舒……”
顧沐雲乖巧聽話,一一喊過去。
原來那個三十多歲,比羅氏年紀大的大嗓子婦人就是顧長水的親孃,難怪說話方式是一模一樣。
除去三個嫂子,還有各房侄兒侄女。
西院各房家裡雖不富裕,人丁還算興旺,每個堂嫂都有兩三個孩子。
大伯家兩個堂兄育有六個孩子,但夭折一個,二伯家一個堂兄生下三個,現在還有七個孫輩。
其中最大十七歲,最小的三歲。
此時幾個大孩子都在外面各處幹活不在家,只有三堂哥家的六歲顧樂水拉著三歲妹妹,躲在大門